白血病没有完完全全治愈的说法,目前在临床上只有m3类型的已被证实可达治愈,其余的白血病患者达到五年长期完全缓解,可被视为“临床治愈”。
在化疗达到缓解,移植免疫系统重建后的长期预后恢复阶段(指的是移植后未复发的病人)年轻的白血病病友涌入心头的疑问,会涉及到怀孕遗传的问题,白血病到底会不会遗传,病魔是否会一代一代的衍生下去?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有关于白血病的病因,虽然目前尚未确切明确的病因,但据多年以来,已被发现有多种因素与白血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1」病毒:已证实鸡、小鼠、猫、牛和长臂猿等动物的自发性白血病组织中可分离出白血病病毒,该病毒为一种C型逆转录病毒。
人类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至今只有成人T细胞白血病肯定是由LT细胞白血病病毒-1(HTLV-1)引起的。HTLV-1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交和输血传播,也可通过乳汁母婴传播。
「2」放射:电离辐射有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其作用与放射剂量大小和照射部位有关。
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照射均有致白血病作用。全身照射,特别是骨髓受到照射,可致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照射后数月仍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断裂和畸变,尔后可诱发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抑制期,其潜伏期约为2-16年或不足1年。诊断性照射是否会致白血病尚无确切根据,但孕妇胎内照射可增加出生后婴儿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
「3」化学物质及毒物:苯的致白血病作用比较肯定,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主。
烷化剂和细胞毒药物可致继发性白血病。肿瘤或结缔组织病化疗后引起的继发性白血病即第二肿瘤,以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为主,且发病前常有一个全血细胞减少期。治疗银屑病药物乙双吗啉、乙亚胺、双酮嗪都是极强的致染色体畸变物质,可引起继发性急性白血病,类型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为主,多在服药后1-7年发生。
「4」遗传因素:某些白血病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单卵双胎如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为20%。
少数白血病有家族性,家族性白血病占白血病病例总数的7%。还偶见先天性白血病。某些遗传性疾病也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包括Down、B1oom、K1inefelter、Fanconi和WiskottAldrich等综合征,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
早在多年前,已提出在人类白血病的发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一定作用。
经研究证实,遗传因素、染色体以及基因异常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1」在单合子双生(同卵双生)中,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机会约为20%-25%,比双合子孪生(双卵双生)者高12倍,其白血病类型主要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2」在白血病患者的兄弟姐妹间,白血病的发病率比自然人群中高约2-4倍(10/10万),其类型也主要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3」某些遗传性疾病常伴较高的白血病发病率,这些遗传性疾病多数具有染色体畸变和断裂。如Down综合征,其21号染色体为三体型,易发生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0-60/10万,较正常儿童高约15-20倍。另外,Fanconi贫血和Bloom综合征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运动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易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Kleinefelter综合征(先天性辜丸发育不全)易并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白血病不会百分百遗传,发病有遗传因素但并不是遗传性疾病。
虽然某些白血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然而目前所见到的绝大多数白血病不属遗传性疾病。从上文可以看出,白血病的病因在目前的医学界尚不明确。白血病的遗传只是个相对的概念,模糊的说只是“与遗传因素有关”,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发病机率等也只能属于概念性的东西,比如:一对夫妻中有一方有白血病史,假设遗传发病率为25%,他们生了三个孩子都没有白血病,能说明生出第四个孩子一定患有白血病吗?或者说三个孩子都有白血病,第四个孩子一定没有吗?
总之,在一切没有成为理论而只是停留在学说阶段的时候,我们说的这一切也只能是猜想与假设。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白血病未达到缓解的情况下,不建议孕育,其一病情未达到控制,恶性白血病细胞会肆意浸润,不但会影响母体更会伤害到胚胎发育中的婴儿,其二,在治疗阶段,化疗药物是具有毒副作用的,也会影响到孩子,有很大的可能不会存活。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白血病病友会
①:已添加 ②:打字不方便的病友可直接在 ③:病友可点击右下角『写留言』输入疑问,内容仅留言者与病友会医者可见,晚间留言次日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