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紫衣单位
医院
周末,标本量较工作日少,所以悠闲地处理标本。11点过,实习同学拿过来两张报告,说:“老师,窗口有个年轻人,说他爸爸去世了,想请检验科的老师解释一下报告。”我一看,这不是我们血液室这一周都心心念念,盼着他来住院的患者吗?
案例经过患者,男性,51岁,因“牙龈出血”就诊于口腔科,医生送检了血常规和凝血四项。
患者血常规结果:WBC5.55×/L,RBC2.68×/L,Hb87g/L,PLT15×/L。
白细胞分类:Neu17.7%,Lym21.5%,Mon60.7%,Bas0.1%。
仪器报警提示:异常/异型淋巴细胞?;原始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单核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
凝血四项结果:PT13.1s,INR1.15,APTT24.10s,TT15.4s,FIB1.66g/L。
患者血小板这么低,同时散点图异常,马上启动复检规则。首先检查标本,同时换另一台仪器复查,仍相差不大,因此赶紧推片镜检。
镜检:查见大量的异常细胞,该类细胞胞核结构不清,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见凹陷、扭曲、折叠、切迹,染色质较粗糙,可见蓝、淡蓝色伪足。部分胞浆可见细小紫红色颗粒,同时有内外浆现象。
部分细胞胞浆可见细长的Auer小体,疑为异常的早幼粒细胞。分类计数该类型细胞高达85%,考虑M3。为保险起见,马上请示组长,组长肯定的说是M3,一定要报告临床,请临床联系患者。
于是我们马上联系了口腔科医生,说明情况之后,请她一定马上联系到患者,让患者拿着报告去看血液科。之后的一周,血液室的同事经常搜索这个患者的名字,希望可以看到他来住院。
万万没想到,今天他的儿子来告诉我们他爸爸回去2天之后就去世了,因为想知道死亡原因,所以来找我们解释一下报告。
原来医生联系这个患者时,患者已经在回家的车上了,虽然一再跟他强调必须马上回来看血液科,但患者嫌麻烦,径直回家了,最后发生了这个惨剧。
案例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亚型,中青年多见,临床表现凶险,出血症状十分常见,若不及时治疗,患者易发生严重出血,甚至出现DIC和纤维蛋白溶解,导致死亡。
APL患者临床常有不明原因的出血、贫血、发热、感染,尤以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月经过多甚至呼吸道、消化道等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但早期诊断及有效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故尽早发现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APL的血象特点主要表现为多数患者三系减少,分类异常早幼粒细胞出现率较高,异常早幼粒细胞胞浆中易见Auer小体,可见“柴束细胞”。
骨髓象表现为骨髓增生多为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少数为增生低下,可见异常增生的早幼粒细胞,细胞核呈圆形、类圆形、蝴蝶形,可见内外浆,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明显减少;MPO染色示病理细胞呈强阳性。常有t(15;17)染色体改变及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
首选的治疗方案首选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联合使用,据报导维甲酸和砷剂联合使用后,APL患者的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