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优博论文撷览丨张加敏DPEP1基因在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11-25 12:47:22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编者按

为了倡导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鼓励研究生刻苦学习、大胆创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北京大学每年评选一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表彰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介绍学术成果展示学生风采。

作者

简介

张加敏,女,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学(血液病)专业,指导教师为刘开彦教授,博士论文题目为《DPEP1基因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预后意义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SCI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展示和交流,曾获第十六次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优秀大会发言。博士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创新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

论文简介

研究背景和意义:

复发是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B-cellAL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着B-cellALL病人的疗效和生存。尽管新型药物治疗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B-cellALL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存活率,但成人患者预后仍较差,约60%的成人患者最终复发。复发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和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指标并不能准确识别所有复发高危的成人B-cellALL患者,亟需探索发现新的B-cellALL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前期通过表达谱芯片及RQ-PCR(real-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检测发现,与正常人相比,B-cellALL病人骨髓细胞中DPEP1的转录水平显著增高。然而,DPEP1在B-cellALL中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临床相关性尚不清楚。

主要内容:

DPEP1在初诊成人B-cellALL骨髓细胞中过表达,DPEP1高转录水平与Common-B-cellALL患者的临床病程及不良预后相关,是Common-B-cellALL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DPEP1可促进B-cellALL细胞系增殖,且这种增殖优势在化疗药物处理时仍存在;DPEP1可促进B-cellALL细胞系周期进展、集落形成,增强细胞迁移能力,并可抑制细胞凋亡。DPEP1可引起pAKT、pCREB、p38和p53的表达改变。其中转录因子pCREB和p53介导了DPEP1表达水平改变所引起的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的变化。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DPEP1可能成为成人Common-B-cellALL新的预后分子标记物和疾病状态的监测指标,DPEP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可能成为B-cellALL新的潜在的靶标。

主要创新点:

1.本研究首次发现DPEP1在初诊成人B-cellALL骨髓细胞中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并且DPEP1的转录水平在B-cellALL完全缓解时降低,复发时升高,与病程相关;

2.在CommonB-cellALL中,DPEP1高转录水平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CommonB-cellALL仅化疗组患者中,DPEP1高转录水平与高累积复发率相关,而在移植组患者中则未见这一相关性;

3.DPEP1过表达可在体外促进B-cellALL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展、集落形成并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4.DPE1敲减可在体外抑制B-cellALL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进展、集落形成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了细胞凋亡;

5.DPEP1可在裸鼠体内促进B-cellALL细胞的成瘤并抑制凋亡;

6.pCREB和p53通路介导了DPEP1在BV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亮点: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提示,DPEP1可能成为成人Common-B-cellALL新的预后分子标记物和疾病状态的监测指标,DPEP1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分子可能成为B-cellALL新的潜在的靶标。

导师评语

该同学对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勤学善思,并在研究领域内孜孜求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该论文选题为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论文所用资料详实、实验结果和数据统计可靠;论文写作条理清晰,图表规范,逻辑严密,研究结果和结论对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评估,复发监测和靶向治疗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该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可熟练运用血液病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独立进行课题设计,解决科学问题,论文主要内容为本人独立完成,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是一篇优秀博士论文。

编辑/徐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