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医院。
一位男子的脸上布满阴霾,眉毛拧成一团。他叫郭学城,27岁,是一名退伍军人,正处于艰苦创业阶段,却被诊断出白血病。
突如其来的重病,瞬间击垮了郭学城,将他所有的阳光、自信与坚毅一扫而空。
郭学城
面对郭学城一家人的痛苦求助,医生只能无奈表示:“目前能救他的唯一办法只有骨髓移植了,直系亲属的匹配率更高。”
听到这话,郭学城的母亲王冬梅面露难色,欲言又止。
不久,她向郭学城透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儿子,其实你不是我亲生的……”
一夜之间,郭学城拥有了两位母亲,三位父亲!这比疾病更令他震惊。
那么,哪个亲人能救他?郭学城的身世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被送人的男孩年,郭学城降生于陕西咸阳的某农户家。
这对农民夫妇没读过书,文化不高,只能守着几亩薄田,靠老天爷赏饭吃。
生活拮据的他们,已经养育了两个儿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于他们而言,郭学城的出生并不稀奇,也不令人惊喜,反而加重了家中负担。
郭学城
“早知道当初不生了,今年收成不好,现在多了一张嘴,接下来怎么过啊!”母亲愁容满面道。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当时发现时月份很大,引流很危险,得不偿失啊。”父亲轻声安慰道。
三胎男孩,违反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这对困窘的夫妇很快被计生委找上门,被要求缴纳罚款。
“吃饭都没钱,哪有钱交罚款?”父亲怨声载道。
交好的邻居给他出了个主意:“送人吧!外地多的是没孩子的夫妻。把孩子送过去,有吃有喝有住,不用跟你们受苦了。”
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夫妇二人终于决定割舍这段血缘亲情,将郭学城送人。
郭学城
在邻居的帮助下,二人联系到家住山东德州的一对夫妇。丈夫名叫郭智,妻子名叫王冬梅。
王冬梅没有生育能力,夫妇二人多年无所出,一直被村里人指指点点。
见到襁褓中的郭学城,两人欣喜若狂。
那张粉扑扑的小脸蛋,圆溜溜的大眼睛,笑容如阳光一般灿烂。
两人从未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子,心中顿时生起阵阵暖意。
同时,他们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将这孩子视若亲子,一辈子对他好。
郭学城和养父
就这样,还未满月的郭学城一下子拥有了两对父母。
若非家徒四壁,亲生父母也不舍得将郭学成送人。
毕竟是亲子,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血脉相连,怎愿割舍?
分别时,这对陕西夫妇泪眼婆娑,扑通跪下,向郭智与王冬梅表达感谢,并恳求他们照顾好孩子。
不过,这件事仍旧成了二人的心结。每当午夜梦回时,两人总会回想起那张红通通的小脸。
突如其来的疾病童年时期,郭学城一直生活在山东德州夏津县的南关村。
如当初约定的那般,郭智夫妇对郭学城视如己出,在衣食住行上体贴入微。
不过,因性格不合,郭智与王冬梅时常争吵,以至于最终感情破裂。
两人在郭学城八岁那年分开。
双方约定,由母亲王冬梅抚养郭学城,父亲郭智则负责每月的抚养费。
在郭学城的记忆中,母亲为了抚育他,吃了很多苦,还因单亲妈妈的身份遭到了不少白眼。
与此同时,父亲依然对郭学城关爱有加。但凡有空,他一定会来看望郭学城,带他吃饭、逛街、买东西。
夫妇二人虽然分开了,但该给的父爱与母爱丝毫未减,依然扮演着最负责的父母角色。
因此,父母的离异并未给郭学城造成阴影。
郭学城
年,郭学城12岁,母亲带他来到山东济南,改嫁给农民顾清军。
自此,郭学城又多了一位父亲,多了一个疼爱他的人。
继父顾清军条件普通,靠种田为生,平日里省吃俭用,对郭学城却格外舍得花钱。
郭智与顾清军,一个是郭学城的养父,一个是继父,与他都无血缘关系,却拼了命对他好,胜似亲父。
在母亲与两位父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下,郭学城长成了一个心智健全、阳光开朗的小伙子。
郭学城
18岁那年,郭学城向父母表露自己的志向:“我想当军人,以后报效祖国。”
王冬梅心疼儿子:“当兵太苦了,要不换条路?”
郭学城知晓母亲的顾虑,拍拍胸脯道:“妈,你儿子长得人高马大的,吃点苦怕什么,别担心啦!”
军营生活枯燥又艰苦,郭学城不怕苦,不怕累,性格活泼阳光,时常帮助战友,获得了众人的喜爱。
郭学城的养母
年,郭学城从部队退伍。
霎时间,曾经被训练堆得满满的生活一下子空虚不少。
处于人生转折阶段的郭学城,陷入了迷茫。
不过,两年未回家,母亲与两位父亲对郭学城都十分想念。郭学城开始两头跑,各住几天,令三个亲人都满意。
郭学城
一天,郭学城突然接到战友的电话。
“学城,想不想自己创业当老板?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来嘉兴吧,哥几个一起闯出大事业来!”
就这样,郭学城怀揣着创业梦想,告别亲人,前往嘉兴闯荡。
创业初期,郭学城从早到晚跑业务,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常常熬通宵,过得身心俱疲。
年6月12日,郭学城已经连续三天未曾合眼,上下眼皮直打架。
突然,他感觉到从体内涌出的燥热,连呼吸都冒着热气。
一测体温,竟高达39.2℃!
当时正值疫情期间,郭学城的内心恐慌极了,生怕自己患上新冠,医院。
好在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郭学城终于松了一口气。
吃了退烧药后,郭学城出了一身汗,总算将烧退了下去。
奇怪的是,仅过两三天,郭学城的体温再度升高。而身体也产生了耐药性,吃退烧药也不管用,只能挂瓶输液。
就这样,一个月内,郭学城反反复复发了五六次烧,怎么也不见好。
更可怕的是,他的身体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
郭学城和养母
“牙齿松动,牙龈开始渗血,手、腿、身上开始冒小红点,也是出血的症状。”郭学城回忆道。
他这才意识道,这并非普通的发烧,而是更为严重的疾病。
惊人的身世年7月1日,在战友的陪同下,医院检查。
血常规检查后,郭学城隐隐有不详的预感,心直接提到了嗓子眼。
果不其然,检查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令他心慌不已。
“情况非常不理想,做好心理准备,你可能患上了血液病,得做一下骨髓穿刺,才能确定。”
骨髓穿刺,即用穿刺针插入骨髓,抽取部分骨髓,用以检查是否患有白血病。
穿刺针长达10厘米,刺入的那一刹那,会诱发难以忍受的疼痛。
即便坚毅如郭学城,也忍不住憋出了眼泪。
骨髓穿刺
次日,战友拿着骨髓穿刺报告,笑眼盈盈地来到病房。
他挥了挥手中的报告,云淡风轻道:“学城,小毛病而已,医院住个几天,就没问题了。”
“给我看看。”病床上的郭学城抬起手,示意要拿报告。
战友突然攥紧报告,脚底生烟般跑了出去,边跑边说:“刚才有人约我,我先走了!”
刚出病房,战友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眼睛开始湿润。他再次打开报告,反反复复确认那个可怕的疾病学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另一边,医院电话,心中忐忑不安,恨不得立即飞到儿子身边。他们只能压抑住内心的悲伤,像寻常聊天般,询问儿子的身体状况。
战友、父母接二连三的怪异举动,令郭学城百思不得其解。他上网查询了输液的药物名称,惊讶得倒吸冷气,只觉得喉咙发堵。
这竟是血癌的化疗药物!
“难道我得了白血病?”郭学城痛苦地喃喃自语。
战友回来,看到郭学城石化般的脸庞,自知瞒不住了,只能和盘托出。
深夜,王冬梅夫妇急匆匆赶来。三人抱头痛哭。
郭学城
顾清军颤抖地拿着诊断书,声音嘶哑地问医生:“怎么做可以救我儿子?”
“尽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就还有治愈的可能。直系亲属的骨髓配型成功率高,父母可以去试试。”
王冬梅瞬间僵住,话刚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沉默许久,她才缓缓道:“医生,我不能做。”
正当众人疑惑不解时,王冬梅道出了一个隐藏了27天的惊天大秘密。
这便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妈……你是说我不是你们亲生的?我还有亲生父母?”
郭学城一脸震惊,简直难以置信。
带着震撼,他沉沉睡去。
卖枣救子次日,郭学城睁开眼时,看到了病床边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亲生父母,亲二哥,养父母,继父……
“儿子,这是你的亲爸妈,他们听说你病了,连夜赶过来,对你特别挂念。”王冬梅心中波澜不止。
话音刚落,生母已经绷不住了。她跪坐在郭学城的床边,掩面痛哭道:“孩子,我对不起你!”
郭学城的生父
一口浓重的陕西口音,郭学城听来倒觉得有些亲切。
“这是你二哥,把他带来,是想着机会也能大一些。”
二哥比郭学城大三岁,兄弟俩长得极像。
果不其然,相比于亲生父母,二哥的配型率最高,最适合进行骨髓移植。
然而,高达50万的手术治疗费还是令这两位母亲、三位父亲苦不堪言。
为了筹措医药费,三位父亲几乎掏空了全部积蓄,仍无济于事。尽管如此,三人还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拯救儿子。
生父将积攒多年的10万养老金悉数拿出;养父开始拼命加班,一拿到工资马上用来凑医药费;继父又是变卖家产,又是四处借钱。
郭学城的继父
生父从陕西的农村运来许多干枣,提议共同售卖。
就这样,三位素昧平生的男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拧成了一股绳。
得知三位父亲为自己卖枣后,郭学城触动不已,也想出一份力。
他将自己的病历资料打印出来,亲手写了一句“请买一包枣,给我一份爱”,将其制作成一个告示牌,摆在枣摊旁。
一袋红枣重三斤,售价20元。
郭学城和继父
路人见到郭学城的遭遇如此凄惨,不禁生起恻隐之心,纷纷伸出援手,愿意以更高的价格买枣,单纯为了献爱心。
不久,一则名为“父爱接力,卖枣救子”的报道迅速引发了全网的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