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绿艳12,余莉3
1、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2、赣医院
3、医院
摘要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我国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AML部分免疫表型与治疗效果及复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AML常见的免疫表型中,预后良好的有MPO、CD38和CD19,预后较差的有CD56、CD7、CD、CD34和CD11b,而CD、CD13、CD33、CD14及CD64与预后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大量临床研究肯定了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M)检测微小残留病(MRD)的独立预后意义。本文针对AML常见免疫表型及基于免疫表型基础上的MRD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帮助临床医生了解AML相关免疫表型的临床与预后意义,在微小残留病检测时抗体组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原CD;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分型;预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生物学特征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我国急性白血病中发病率最高。AML最重要的预后因素为初诊时年龄和细胞遗传学[1],采用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成人AML的异常核型检出率约为43.75%~54.6%[2-3],而48.1%左右的AML患者为正常核型,还有一小部分患者因无核分裂相无法获得细胞遗传学信息,而且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不适合做为残留病分层[4]。因此,细胞遗传学因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影响有局限性,目前急需寻找其他简便易行并可普遍应用的预后因素对患者进行预后分层意义重大。
目前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erflowcytometry,MFCM)检测AML的免疫表型及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与预后的关系也有很多相关文献报导,这些文献比较零散且未进行综合,本文针对AML常见免疫表型及基于免疫表型基础上的MRD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给予临床医生在AML治疗方案的制定、治疗终点及预后的判断、微小残留病检测时抗体组合的选择提供帮助,也为靶向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从而给予AML患者精准治疗。
1MFCM检测AML免疫表型及MRD的优势
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是利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cAb)及免疫学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膜表面和/或细胞质存在的特异性抗原,借以分析细胞所属系列,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的一种方法。MFCM是运用多种荧光标记的不同抗体组合来检测细胞表面或胞内抗原的表达状况,进而对细胞的系列来源、表型异常与否、分化程度等进行分析判断的高通量、高敏感性检测技术,其在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分型、预后评估、治疗靶点筛查及治疗监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手段[5-6]。
影响AML预后的因素较多,治疗后单独形态学的完全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