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危MDS有哪些高危因素转化为急性髓系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0-9-26 11:39:06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文章来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sticsyn-dromes,MDS)是以骨髓病态造血和无效造血为特征的骨髓克隆性疾病,但具有异质性,部分患者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转化。MDS转化为AML后治疗困难、患者预后差,机制尚不明确。

  那么中高危MDS有哪些高危因素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1.DNA过度甲基化是MDS发病原因之一,去甲基化药物能重新激活因过度甲基化而失活的基因使细胞恢复正常功能。有研究结果显示,地西他滨适用于IPSS评分系统中中危、高危MDS,其应用使MDS的预后得到改善。

  2.去甲基化药物广泛应用之前,MDS的传统治疗以支持治疗和小剂量化疗为主,MDS转化为AML的高危因素主要与外周血细胞数减少、MDSWHO分型、骨髓原始细胞数、染色体核型数量和质量、CD34抗原异常表达等因素相关。

  3.而以地西他滨为主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的高危因素鲜有报道。

  本研究中,影响MDS转化为AML的因素与国内外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①研究样本量差异;

  ②纳入患者选择性偏倚;

  ③本研究患者以地西他滨为主方案治疗。研究结果还显示,中高危MDS转化为AML与骨髓增生明显活跃、骨髓病态造血系数、地西他滨用药间隔延长相关。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高危MDS患者易转化为AML,这可能与染色体、基因及信号通路活化差异等因素相关,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转归。

  这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可能为中高危MDS转化为AML内在机制的初步表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0——1系组较2——3系组转化为AML率高,而骨髓中粒系、红系、巨核系病态造血表现异常与其转化为AML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地西他滨作用于较高危MDS患者更易减缓疾病进程相关。而病态造血的发病机制与中高危MDS恶性克隆增殖的发病机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染色体核型、骨髓细胞免疫分性表达异常与MDS原始细胞增多及病态造血相关。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年WHOMDS诊断分型、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增生明显活跃、骨髓病态造血系数、地西他滨用药疗程间隔延长对以地西他滨治疗为主的中高危MDS患者转化为AML有影响。骨髓原始细胞数、骨髓病态造血系数是以地西他滨治疗为主的中高危MDS转化为AML的独立危险因素。地西他滨用药间隔规律有利于维持MDS患者疾病的稳定。目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地西他滨治疗MDS的最佳剂量、疗程及间隔时间以及地西他滨的作用机制等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TefferiA,VardimanJW.Myelodysplasticsyndromes.NEnglJMed,;(19):——.

  2SteensmaDP.Myelodysplasticsyndromes:diagnosisandtreatment.MayoClinProc,;90(7):——.

  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国诊断与治疗指南(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40(2):89——97.4VardimanJW.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classificationoftumorsofthehematopoieticandlymphoidtissues:Anoverviewwithemphasisonthemyeloidneoplasms.ChemBiolInteract,;(1——2):16——20.

如需用药指导和最新一线治疗方案指导,可以戳下方获取帮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