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所全国顶级的医学院书记院长双双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11-2 15:47:43   点击数:
 

来源:海上柳叶刀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3月16日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召开干部大会,执掌交医逾10年,被学生称为“强叔”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正式卸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原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教授转任院长,原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江帆教授获任党委书记。

以下是陈国强院士在干部大会上的离任讲话——

我记得,年6月20日,在学生毕业典礼讲话时,我说过:今天,有一种离别,体会过才知其中的内涵;今天,有一种再见,经历过方知其中的情谊;今天,有一种结束,拥有过深知其中的精髓。今天,我也并不是离别,不是再见,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刚才,市委组织部宣布我不再担任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的职务。这也意味着,“强哥”熬成“强叔”的我,终于毕业啦!对此,我向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并期待大家全力支持新的党委书记和院长的工作。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真的是仿佛弹指一挥间,我担任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已经整整十载有余。我这位生在农村,长在乡下,没有任何背景的布衣教授,怀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在年7月6日踏上管理岗位,担任交大医学院副院长。年1月13日上海市教卫党委宣布我全面主持医学院的行政工作。同年10月24日,那天是周末,正好是我的农历生日。那天,也正好下着鹅毛细雨,上海市委组织部在这里宣布我担任医学院院长。当时,我承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改善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牢固树立事业为重和错过几年就错过一代的思想,绝不做混日子的昏官,绝不做怕担责任的“太平官”,绝不搞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这一主线,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创新推进发展,继承和发扬“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优良传统,高举“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伟大精神,鞠躬尽瘁,不负交医。

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一诺千金,一直是我秉持的家风和个人品质。担任医学院院长已经10年又4个月21天,个日日夜夜。在自己终于“毕业”之时,我想说,我兑现了我“入学”时的庄严承诺。能够成为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走过的15年历程中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我深感荣幸,也倍感欣慰,更为自己能在这个平台上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感到自豪。

从内心深处,我真诚地感谢党的教育和培养,予我初心使命坚实如磐;真诚地感谢诸多前辈在我这一段宛如“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路程中对我的教导和包容,予我以力量和勇气;真诚地感谢先后与我共事的医学院医院领导们给予我的信任、理解和同心同德的扶持;真诚地感谢全院3万多名师生医务员工给予我的厚爱,同我一起携手不懈奋斗了十余年;真诚地感谢各级领导、兄弟院校和包括新闻媒体朋友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我的鼎力支持和和积极肯定。

诚然,长期以来我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本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加上我这湖南人的“血性,豪迈,霸得蛮”的性格和工作风格,肯定也会令不少同仁倍感压力,尽管我一直信奉“整事不整人”的操守,有时或会分寸失当,甚至让人有点难堪。对此,我深表歉意。若有恩怨,希望我们能够从此刻开始,一笑而泯。

在去年的毕业生晚会上,我说过,十年饮冰,难凉热血。这十年,是修炼,是坚守,更是一份责任。我始终相信,规则可以战胜也应该战胜潜规则,风骨可以战胜也应该战胜媚骨。

所以,润物细无声,讲规矩,以身作则做表率,一直是我作为一位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所坚守的底线。我更不能因为自己拥有院士这顶帽子而“破窗”。因此,在送走第十届毕业生后,根据“高等学校领导人员在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两届或者十年”的规定,去年7月17日,我提笔去信市委,慎重提出退出领导岗位的请求,建议年轻有为的干部带领交大医学院改革再出发,铸造新辉煌。今天终于得偿所愿。对此,我再次对市委的正确决定深表感谢。

昨天,我收到了几封并不相识的学生邮件。一位自称“科研小白”的研究生,曾经在大二参军入伍,奉献祖国。他对我在新生致辞中的“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责任”印象深刻,视我为“精神导师”。我很欣慰,学生们能记得我发自内心的期待,但我更要说明的是,以责任敬奉医学,以理想砥励学术,这不是我个人的精神,这是交大医学院的精神。交医的精神,是我从王振义等前辈手中接过,交医人一代又一代,拆下肋骨当火把,我以我血荐轩辕。我也玩命奔跑了10年、15年,努力传递给后辈。薪尽,火传,今后,这把火就由江帆、范先群们,继续传递下去……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说过,今天,不是离别,不是再见,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虽然我离开了院长岗位,我将继续向前辈学习,向大家学习,我依然深沉地爱着交医、爱着上海这块让我挥洒青春的热土。作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一名教师、一位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为交医、为上海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并默默地祝福交医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谢谢大家!

一链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于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年,学校通过了“工程”立项。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入“”高校行列。年11月,学院成为卫生部与教育部合作共建的第一批十个重点高校中的一员。

医学院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现有教职医务员工名,专任教师名,在职高级职称人,博士生导师人、硕士生导师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现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三级学科)16个,临床学科、口腔学科、基础学科、药学(与交大药学院共建)等四个学科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根据最新美国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等8个学科跻身全球研究机构前1%,其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前1‰。在年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2个医学相关学科全部进入排名,其中肿瘤学、药理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3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

二链接—中科院院士陈国强

陈国强,年11月生,医学病理生理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国强教授于年和年毕业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别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和-年分别赴法国巴黎和美国纽约任访问学者。

陈国强院士先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并作为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带头人,带领研究团队,致力于肿瘤尤其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命运决定和肿瘤微环境调控机制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并获何梁何利科学和技术进步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

三链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

范先群,汉族,安徽寿县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

范先群教授年毕业于安徽省蚌埠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和年先后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年和年分别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医院医院作访问学者。年当选英国皇家眼科学院Fellow。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卫计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范先群医生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长期致力于眼眶病和眼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兼任医院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眼科视觉科学研究所所长、亚太眼肿瘤眼病理学会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眼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组长、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亚太地区眼整形外科学会主席。

四链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江帆

江帆,女,年4月出生,汉族,浙江瑞安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此前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兼儿科学院副院长。

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书记。

江帆教授长期从事社会环境对儿童健康影响以及公共卫生政策转化研究,聚焦儿童睡眠医学以及脑科学领域研究,是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学、发育行为儿科学科带头人。担任教育部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儿童睡眠研究小组组长。先后发表论文篇,其中SCI论文57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总影响因子.1。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预防接种委员会主任委员、儿童保健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睡眠医学专委会常委儿童睡眠学组组长。

推荐阅读:

如何备战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含软件、教材及考试大纲)

从不会说到演讲高手,9堂课让你自信hold住全场!

6大神技能,让你成倍提升工作效率,秒变Excel大神

这些隐藏的word神技能,80%的人不知道!(值得收藏)

世界记忆大师:深入浅出学记忆,九节课练就你的超强大脑

中医古法美颜术:21个宫廷小主实用秘方,让你由内而外养出好气色!

0基础维密家庭瑜伽,每天20分钟,助你提气质、塑体态,远离肩颈腰炎

“华人英语教父”赖世雄:42节口语终极大课,让你真正敢说、会说、说对!

从年级倒数到北大研究生,从出身寒门到《超级演说家》冠军,她靠这套方法3年3次成功逆袭!

版权声明: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谢!我们注重分享,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