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讲述了静秋和老三之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老三最后因为白血病去世,为他们的爱情增添了一种缺憾美。影视作品经常通过制造主角患白血病的情节来增添悲剧性,那现实生活中的白血病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又该如何诊断和预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11月25日上午北大二教教室听听张晓辉教授怎么说。
在三个小时的时间内,张晓辉教授通过图文结合和答疑解惑的形式,为大家普及了白血病的基本知识,让级医学概论课程班的同学受益匪浅。
教师简介
张晓辉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后)导师
■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一、什么是白血病?
讲课开始,张晓辉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白血病,这是一种血液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细胞出现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大量蓄积于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内从而抑制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并浸润淋巴结、肝、脾等组织器官。白血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张晓辉教授授课现场)
白血病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等特点,中国每年因为白血病死亡的人数达到了大约5.34万。
白血病的典型症状有乏力、出血、咽痛、发烧、骨痛、头痛等。出血可能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口腔、鼻腔等;发热是白血病的早期表现,可以是38度以下的低热或39甚至40度以上的高热。一旦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大家一定要重视并及时就医。
二、为什么会发生白血病?
和其他肿瘤一样,大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病因还不甚明晰,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环境因素和宿主因素这两方面:
环境因素(外因)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苯及其衍生物,烷化剂和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生物因素:病毒HTLV-1,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型式第一个被发现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有关的反转录病毒
宿主因素(内因)
*遗传因素:同卵双胎1/5遗传综合征。同卵双胎中,如果一人发生白血病,另外一人发病率为1/5,具有遗传倾向综合征的患者白血病发病率高
*其他血液病:MDS淋巴瘤MMPNH
张晓辉教授解释道,所谓电离辐射引起的白血病,最典型的是原子弹爆炸或核泄漏后导致的,比如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医院有限次数的影像学检查如CT、胸片等是不会带来风险的,这点不必过分担心,另外就是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含苯及其衍生物的东西,比如染发剂、塑料、润滑剂、杀虫剂等。张晓辉教授再三提醒大家,尽量要选择高质量的染发剂,要注意分析其含有的成分。
同时应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增强人体防御病毒的“城墙”,要做到睡眠充分、饮食均衡、加强运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免疫力
三、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白血病的诊断基本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其中,骨髓像诊断是确定是否患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而且半数以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都存在着染色体核型异常。
(张晓辉教授授课课件)
关于治疗,张晓辉教授提醒大家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事实上,白血病是可以治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绝大多数恶性血液病的根治手段,造血干细胞能够在患者体内重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
紧接着,张晓辉教授以急性白血病为例,介绍了相关的治疗措施,急性白血病,遵循的是一般内科的治疗原则,采取规范化和分层的治疗方式,而不同年龄和特殊情况的人用不同的方案,化疗一般遵循早期、足量、联合的原则。
具体到治疗方案,一般包括支持治疗和疾病本身的治疗,疾病本身的治疗包括诱导治疗,也就是让患者迅速获得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