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检查之一,主要通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等指标反映血细胞状况及血液疾病。血常规检查能够看出以下问题:
一、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下降,同时淋巴细胞比率或绝对值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病毒感染。
二、贫血性疾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提示可能存在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贫血的程度可以直接通过血红蛋白来反映。
红细胞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肾癌等疾病可能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增多。
三、血液系统疾病白细胞异常: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可能导致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
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增多可能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有关;血小板减少则可能与恶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有关。
四、身体器官问题脾功能异常:肝病导致的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能减少。
五、其他红细胞形态和分布异常: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异常,可能提示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或其他血液疾病。
血小板形态和分布异常: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等指标异常,虽然为临床非重要指标,但也可能提示血液系统存在问题。
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可以随时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常规检查虽然能够反映出一些血液方面的问题,但并不能直接确诊疾病。当血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并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血常规#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