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2020年发射人造月亮,比月球亮8倍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4/7/30 14:30:00   点击数:
 综述

提到月亮,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古籍记载中,嫦娥无奈服用西王母赠予后羿的仙药升天成仙,从此居住在广寒宫中,导致自己与后羿就此分离。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两人也无法相见。为了纪念这段感情,后世人们就会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时喜欢吃的食品,为离开人间的嫦娥送去祝福,而这也同时成了人们盼望团圆的中秋佳节。

事实上,除去这类神话故事之外,人们历来对月亮的感情都是十分珍贵的。尤其是在文人墨客心中,月亮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无限的灵感,抒发心中的美好期盼。然而当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到现如今的高度时,月亮或许再也不是唯一。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曾经甚至还有相关的科技公司原定在年发射比月球亮八倍的人造月亮。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显然已经胎死腹中。

人造月亮的由来

在工业革命尚未开始之前,月光一直都是人类世界到达夜晚以后的主要光源。而有关于人造月亮的设想,最早来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的想法。在这位艺术家的设想中,如果能够在地球上空挂上一圈镜子,并让这些镜子将一年四季的阳光都反射到巴黎,那么巴黎将从此不受黑夜的限制。

艺术家的想法,在很多时候,往往就是如此朴实无华且纯粹,可作为邻国的德国人却从不这样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实德国也有过人造月亮的构想。只不过在德国科学家的想象中,人造月亮并不是什么观赏物,而是能够集中光能对地球上任意城市进行精准打击的太空武器。

只可惜在那个年代,人类连涉足太空的能力都没有,自然更不可能实现这一想法。一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俄罗斯才终于成功完成人造月亮的发射,并让这片月亮的光照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横扫欧洲南部。

不过和众人想象的不同,其实人造月亮自身并没有多余的高科技设计,仅仅只是利用货运飞船将其送上太空以后,在太空轨道中反射太阳光芒照亮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对于俄罗斯而言,第一次实验人造月亮就取得成功,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一件事情。可在这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第二次实验的失败,人造月亮的相关计划也就此落搁置。

人造月亮的计划

随着时间来到年,成都某科技公司联合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以及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等机构联合推出了人造月亮的计划。在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以后,在社交媒体上表露出他们将在年完成向太空发射人造月亮的构想。

不仅如此,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中也可以看到,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表示:将会在年完成三颗“月亮”同时悬于黑夜之上的伟大成就。为了让群众信服,相关负责人员甚至还专门展示了这三颗月亮的系统工作内容。

一旦此次实验取得成功,或许我们真的会有机会在某一个区域之中,在天空中看到四个月亮的存在。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四个月亮的光照强度究竟如何,我们确实无法预料。但可以想象的是,假设四颗月亮真的顺利完成升空的梦想,并且在人类的控制下为某一程度提供光源,那么路灯等夜间照明设施就能够有选择性的淘汰。这样一来,城市也必然能够节约更多的电量。

如果只是听说或者简单地了解相关构想,人造月球定然会让人满意。可如果认真思考就会引人思考,人造月球真的有存在的必要性吗?除此以外,想要发射能够照亮地球某一片城区的光亮,以人类目前的科技程度真的能够完成吗?

人造月亮的必要性

纵观每一个国家对人造月亮的认知,都会受国家的影响有所区别。法国人喜欢浪漫,所以在他们的眼中,月亮会像项链一样连接在地球外太空,让巴黎充满光明;而战争时期的人造月亮,则是从军事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相比之下,我们国家显然更加务实,主要目的就是造福生活在某一城市中的居民。

可事实真的如此简单美好?又或者说,真的有必要研制人造月亮?其实答案是否定的。首先从人类的现代生活来看,我们需要公共光源来帮助我们在出门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帮助。可除此以外,我们同样需要电力来为人类的夜间生活做准备。尤其是在个人家中办公或者作业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光源和公共光源并不冲突。

然而公共光源为公共设施提供的电力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我们人类真的有必要为这一小部分花费巨额的研究资金?我们同意科学的发展需要投资,可投资的方向至少应该正确才行。换句话来说,或许在研究人造月亮上的花费,其实就很有可能超过了在电源上的花费。

更重要的是,在现如今的快节奏下,我们根本没有精力去感受月光以及路灯之间的区别。在拥有路灯的情况下,何必将思维限制在人造月亮上面。除此以外,夜间本就是正常人正常休息的阶段,绝大多数人也都适应在自然黑暗环境状态下睡觉。四个月亮的存在,岂不是完全打破了人们的生物钟。

当所有人都不再有精神工作时,这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损坏。当然,也有人可能会将,那么只要在夜间控制人造月亮的开关就行了,让它在人类不需要的时候停止工作。可既然如此,人造月亮也就没有多大的存在意义了。

人造月亮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抛开人造月亮的必要性不谈,人类现阶段的科研能力是否能够控制人造月亮的运转呢?很遗憾,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尽管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苏联方面就已经取得了第一次人造月亮的成功,但当时的人造月亮根本无法改变“月光”的移动轨迹,只能被动的运行。

在这样的前提下,即使俄罗斯人造月亮的研究已经取得成功,也依旧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事实上,想要做到能够维持稳定在太空中长期运转的人造月亮,其难度绝对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困难。首先是从轨道距离来看,在了解天文学距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概念,也就是人类抵达观测天体的视界距离,而这个距离也被称之为视星距离。根据数据资料记录。人类到太阳的视星在-25以上,而抵达月亮的视星则是-13左右。

从这一点来看,视星差距似乎并不大,人类完成研究的可能性也很高。可事实上,天体与天体之间的距离,永远是人类无法想象的。就像我们每个人在夏天所见到的太阳光,其实都是八分钟之前的太阳光。在光速的标准下,太阳与地球之间都有如此之长的距离,可想而知,人类可操作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倘若人造月亮是位于距离等量的空间中,且拥有一定程度的表面积,那么照亮地球自然不是问题。可如果两者的距离不对等,其实人造月亮给人类带来的帮助根本微不足道。

科学家们通过计算发现,在适合的空间轨道上,人造月亮至少要拥有米以上直径的镜面才能做到对某一城市的反光,试问多米直径体积的东西,现如今那个国家能够将其送上太空?

更重要的是,“人造月亮”自身并没有任何多余的动力系统,一旦发生任何意外,都将会对太空轨道造成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对于同轨道高度的其他卫星,在经年累月的运转过后,或许就会对这类卫星造成伤害。

由此可见,人造月亮根本没有任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所以,这也是那个比月球还要亮八倍的人造月亮项目,胎死腹中、再也没有下文的原因。

人造月亮的危险性

除去对同一轨道中太空卫星构成威胁以外,其实人造月亮还会很有可能对地球造成极其严重的光污染。以法国人艺术家提出的构想来看,假设在地外太空中真的有一圈镜面持续不断地为巴黎输送光芒,那么巴黎必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座空城。没有任何人能够忍受在光污染的环境下,不断地生存。

或许有人会想,在光照污染的情况下,进入地下室中生活不就可以?然而事实永远会比我们想象地更加残酷。首先是在这样地环境中生存,一旦人类通过地下遮挡停止感受身边地光线变化,那么人类地皮肤必然会变得更加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人们小心翼翼地尝试进入地表吸收“月光”时,必然会引起强烈的不适。更有甚者,或许还会因此患上白血病以及相关癌症。

其次则是即便人类能够坚持生活下去,其他的动植物又该如何适应强烈光照下的生存条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植物通过光和作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命运转,但这毕竟是有一个限度的。持续不断地对某一种植物进行光照,植物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枯死。

由此可以证明,其实人造月亮的计划没有多大研究的价值以及实现的必要性。在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中,天上十个太阳被射掉了九个,最终留下一个为人类发光发热,人们才终于生存下来。我们现如今想要将人造月亮送上太空,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岂不是让当年消失不见的九个“太阳”重见天日?

结语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会允许各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些想法,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就像一百多年以前,曾有国人幻想我国如今的现状,各种高楼大厦、高铁、跨江大桥一一成为现实,这些都受益于人们的努力研究。

可即便是异想天开的想法,也必须要有一个度才行。当想法脱离了客观存在的现象和规律,且对社会自然发展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和意义时,我们最好果断选择放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去做其他的事情。否则在幻想且实验失败过后,人类或许只剩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