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能有一部作品像《我不是药神》那样,让所看之人泪流满面,收获良多。
原因无它,《我不是药神》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现实题材类电影,这部影片以“慢粒性白血病”为切入点,揭露了“白血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让我们活着的每一个人对“疾病”和“穷人”这两个词汇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当疾病(慢粒性白血病)来临的时候,穷人是那么的弱小的无助,四万块钱一瓶的格列宁,就是小康家庭也得掏空家底,最终还可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果,而穷人呢,那些连半瓶药都买不起的人要怎么办?除了等死他们别无选择。
说起“疾病”这个话题,在《我不是药神》中的这三位主角或许更有讨论价值。
第一位:刘思慧
刘思慧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性,原本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由于六岁的女儿患有白血病从而导致了和丈夫的离婚。
丈夫走了,女儿就成了刘思慧的唯一,但作为单亲妈妈的她要想独自一人背负起为女儿治病的重担,其难度可想而知,不得已,刘思慧只能穿着艳美的去夜场里跳起了钢管舞,因为这样来钱快,能为女儿治病。
倘若是正规的钢管舞平台倒也就罢了,但刘思慧所在的夜场里明显的充斥大量的少儿不宜,作为一个正常的女性,刘思慧内心其实是万分煎熬的。
一方面,她要是继续跳舞,女儿就有钱买药,也就能活,但此刻的她已经打心眼里开始排斥夜场的舞台了。
另一方面,如果她遵循自己的内心,不去那种舞台,其结果就是失去女儿,而她本人也就失去了内心的寄托。
这是疾病(白血病)带给贫穷的刘思慧的选择。
第二位:吕受益
吕受益在《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中应该是除了程勇之外的第二号灵魂人物,他这个人高高瘦瘦的,相貌普通。在家里是丈夫也是父亲,但很不幸的,才当爸爸不久的吕受益被查出得了白血病。
这一消息对吕受益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吕受益的家境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四万块钱一瓶的格列卫,他根本负担不起,即使咬牙买了一瓶,但第二瓶、第三瓶的钱他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了。
无奈之下,吕受益七弯八拐地找到了经常跑印度的程勇,希望他帮忙带药,而吕受益和程勇第一次见面的画面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见面,略微弯腰驼背的吕受益直接是以央求的语气来请程勇帮忙带印度的仿制药,因为仿制药吕受益买的起,而且程勇也有的赚,但当他看见程勇油盐不进的状态时,又厚着个脸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强行的塞给了程勇。
当初在电视上看到吕受益这一系列的行为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感想。
现在看来,或许那是吕受益为了生存的最后一丝挣扎,那时候的他估计已经死马当活马医了,哪怕有一丝的可能性他也要上,没想到,程勇还真从印度弄到了仿制药,从此他将自己绑在了程勇的战车上,只要程勇一直是仿制药的代理商,那他吕受益也就一直有药吃,也就能活。
但事情总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勇知道走私被抓之后是要坐牢的,于是跟吕受益、刘思慧和黄毛几个人吃了一顿特不愉快的散伙饭,在陆陆续续的散伙过程中,唯独吕受益是最后离开的。
在吕受益心里,程勇就是他的天(能卖给他便宜的,活命的药),但此时此刻他就觉得天要塌了,程勇的离开也代表着吕受益生命的完结,因为吕受益和程勇的药是绑在一起的,药在人在,药没人没。
最终,吕受益的结局是悲惨的,在程勇离开后,吕受益的病情开始急剧恶化,他的妻子为了帮助治疗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换来的结果仍然是死亡,吕受益死在了病床上。
第三位:黄毛
黄毛的年龄最小,才二十二岁,十几岁的时候患了白血病,但为了不拖累家人,他离家出走了,走的时候只带了一张全家福。
因为白血病,黄毛不得不挣钱买药来治疗自己,但他也遇到了和刘思慧、吕受益一样的问题,就是买药的钱不够,于是就出现了黄毛“明抢”吕受益手里的“格列宁药”的画面。
这个时候的黄毛,因为疾病(白血病)和贫穷,已经处于犯罪的边缘,抢药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幸的是,他遇到了程勇,程勇将他带上了正途,让其有钱挣,也有药吃。
但不管怎么的,黄毛仍然是个悲哀的人,都已经二十二岁的人了,因为疾病和贫穷,没谈过恋爱,也不敢成家,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见到父母一面。
以上的三个人都有两个共性,那就是“穷病”和“疾病”,生活中,倘若你只得其中之一,那还有回旋的余地,但你要是二者都有,那很抱歉,你只能听天由命,碰碰运气了,所以说啊:得什么别得病(大病或是不治之症),没什么别没钱。
那面对这二者是不是就没丝毫办法了呢,在我看来,穷病确实没办法治,这个得靠自己奋斗,但治疗疾病的方法还是有的。
所有的疾病,无论是艾滋病还是新冠病毒,又或是《我不是药神》里的白血病,面对它们的重点都在于早做预防,只有做好了十足的预防措施才能防患于未然。
不然的话,家底不丰厚的你,一场大病(烧大钱和不治之症的病)就足以让你倾家荡产,痛不欲生。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