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版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0-12-8 18:19:33   点击数:
 

制定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eleukemia,APL)是一种有着特异基因与染色体核型改变的特殊类型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凶险,起病及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和栓塞而弓起死亡。近二十年来,由于全反式维甲酸(ATRA)及砷剂的临床应用,APL已成为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之一APL易见于中青年人,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国外APL发病率占同期白血病的5.0%、23.8%,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62%~40.2%。国内多位学者报道发病率占同期急性白血病的33%~21.2%。

第二部分APL的治疗

一、诱导治疗

诱导治疗按危险度(WBC、PLT)分层。

1.低/中危组:诱导治疗前外周血WBC≤10×/L,低危组:PLT>40×/L,中危组:PLT≤40×/L。方案包括①ATRA+柔红霉素(DNR)或去甲氧柔红霉素(IDA);②ATRA+亚砷酸或口服砷剂+蒽环类药物;③ATRA+亚砷酸或口服砷剂双诱导治疗。

2.高危组:诱导前外周血WBC>10×/L方案包括①ATRA+亚砷酸或口服砷剂+蒽环类药物;②ATRA+蒽环类药物;③ATRA+蒽环类药物±阿糖胞苷(Ara-C)。

3.药物使用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ATRA:20mg·m-2·d-1口服至完全缓解(CR);亚砷酸:0.16mg·kg-l·d-1静脉滴注(静滴)至CR(28~35d);口服砷剂:60mg·kg-l·d-1口服至CR;IDA:8~12mg·m-2·d-1,静脉注射,第2、4、6或第8天;DNR:25~45mg·m-2·d-1静脉注射,第2、4、6或第8天;Ara-cmg·m-2·d-1静脉注射,第1~7天。化疗起始时间:低危组患者可于ATRA或双诱导治疗72h后开始,高危组患者可考虑与ATRA或双诱导治疗同时进行。

4.诱导阶段评估:ATRA的诱导分化作用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在诱导治疗后较早行骨评价可能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因此,骨髓评价一般在第4~6周、血细胞计数恢复后进行,此时,细胞遗传学一般正常。分子学反应一般在巩固2个疗程后判断。

二、APL初始诱导治疗失败患者的治疗

1.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失败者:①亚砷酸或服砷剂再诱导;②临床研究;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2.ATRA+亚砷酸或口服砷剂±蒽环类药物失败者:①临床研究;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三、APL缓解后巩固治疗

建议根据危险分层进行治疗。

(一)ATRA联合蒽环类药物达到CR者

1.低/中危组:ATRA+蒽环类药物以×3d,共2个疗程。

2.高危组:

(1)ATRA+亚砷酸+蒽环类药物×3d+Ara-Cmg·m-2·d-1×7d,共2~4个疗程。

(2)ATRA+高三尖杉酯碱(HHT)2mg·m-2·d-1×3d+Ara-C1g/m2每12h1次×3d,1~2个疗程。

以上方案ATRA用法为20mg·m-2·d-1×14d

(二)ATRA+亚砷酸或口服砷剂达到CR者

1.ATRA+亚砷酸×28d,共巩固治疗6~8个疗程或ATRA+亚砷酸×4d,共巩固治疗,12~16个疗程。

2.以蒽环类为主的化疗:蒽环类药物×3d+Ara-Cmg·m-2·d-1×5d,共3个疗程(备注:以ATRA+口服砷剂达到CR者的缓解后巩固治疗,依据JClinOncol年发表的中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3.亚砷酸0.15mg·kg-1·d-1,每周5d,共4周,间隔4周,共4个循环周期,ATRA45mg·m-2·d-1,共14d,间隔14d,共7个循环周期,结束治疗(备注:ATRA+亚砷酸达到CR者的缓解后巩固治疗,依据NEnglJMed,Lo-CocoF,etal)。

巩固治疗结束后进行患者骨髓细胞融合基因的定性或定量PCR检测。融合基因阴性者进入维持治疗;融合基因阳性者4周内复查,复查阴性者进入维持治疗,复查阳性者按复发处理。

四、APL化疗方案CR患者的维持治疗

建议根据危险分层进行治疗

1.低/中危组:

①ATRA:20mg·m-2·d-1×14d,间歇14d(第1个月);亚砷酸0.16mg·kg-1·d-1×14d,间歇14d后同等剂量再用14d(第2~3个月)或亚砷酸0.16mg·kg-1·d-1×28d(第2个月);完成5个循环周期。

②ATRA:20mg·m-2·d-1×14d,间歇14d(第1个月);口服砷剂60mg·m-2·d-1×14d,间歇14d后同等剂量再用14d(第2~3个月);完成8个循环周期(2年)(备注:以口服砷剂达到CR的APL患者,需用3个疗程的蒽环类药物进行巩固维持治疗请参照JClinOncol年发表的中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2.高危组:

①ATRA:20mg·m-2·d-1×14d,间歇14d(第1个月);亚砷酸0.16mg·kg-1·d-1×14d,间歇14d后同等剂量再用14d(第2~3个月)或亚砷酸0.16mg·kg-1·d-1×28d(第2个月);甲氨蝶呤(MTX)15mg/m2,每周1次,共4次或6-巯基嘌呤(6-MP)mg·m-2·d-1共2~4周(第3个月);完成5个循环周期。

②ATRA:20mg·m-2·d-1×14d,间歇14d(第1个月);口服砷剂60mg·kg-1·d-1×14d,间歇14d后同等剂量再用14d(第2~3个月);完成8个循环周期(2年)(备注:以口服砷剂达到CR的APL患者,需用3个疗程的蒽环类药物进行巩固维持治疗。请参照JClinOncol年发表的中国多中心临床研究)。

2年内每3个月应用PCR检测融合基因,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者继续维持治疗,融合基因阳性者4周内复查,复查阴性者继续维持治疗,确实阳性者按复发处理。

五、治疗后患者随访

完成维持治疗后患者第1年建议每3~6个月进行1次融合基因检测,第2年以后间隔6~12个月检测。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者,继续观察,融合基因阳性者,4周内复查阴性者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复查阳性者按复发处理。

对于长期生存患者随访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