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结核、肺心病、慢阻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肝炎等。
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食道癌、卵巢癌、肺癌等。尤其在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肿瘤方面,血常规的变化与肿瘤的治疗、预后情况密切相关。
常见恶性疾病的血常规表现1、白血病:血液病患者骨髓的异常造血,使血常规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出现异常,是发现白血病的第一道“门槛”,通常患者白细胞数值变化不明显,主要与机器不能识别形态异常的白细胞有关,但大多数患者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PLT均降低明显,临床体现为贫血、出血的症状,再合并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及散点图形态异常,要引起高度重视。
2、组织器官肿瘤:由于肿瘤通常伴有一定程度的非特异性炎症,机体会攻击异常的组织细胞,从而常导致白细胞WBC计数,及细分的中性粒细胞NEU、单核细胞MON、嗜酸性粒细胞EOSR计数上升,但淋巴细胞LY计数常减低。
由于大部分肿瘤属于消耗性疾病,会引起慢性贫血。因此体现为血红蛋白Hb减低,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明显升高。在补铁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要引起重视筛查恶性疾病。而血小板PLT的计数常见增高,则与部分肿瘤患者异常消耗血小板导致机体生成、凝聚血小板的功能亢进有关。以及消化道肿瘤患者突发急性出血也会引起血小板应激性增多。
血常规对恶性肿瘤的预后指导现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肿瘤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因为肿瘤引起的慢性炎性反应会使中性粒细胞数长期增高,而淋巴细胞因负责清除肿瘤细胞,其数量减少时,则使肿瘤细胞发生转移的机率增加。因此,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与多种癌症的预后不良相关(包括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等),是一种即易获取又重要的指导指标。医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