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旭东教授研究荟萃之65以原始单核细胞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16-10-11 22:56:50   点击数:
 

以原始单核细胞增多伴皮损为首发临床表现的ALL一例

艾昊魏旭东尹青松赵慧芳米瑞华宋永平

本文发表于《中华血液学杂志》.07

患者,男,33岁。年12月下旬因“间断发热伴皮肤斑疹1周”医院,查血常规示:WBC12×109/L,PLT2×109/L,HGBg/L;12月21日骨髓象:增生略减低,淋巴细胞占0.,单核细胞异常增生,占0.,其中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0.,胞体较大,核形多不规则,常凹陷折叠,染色质细,胞质丰富,POX多为阴性;12月22日复查骨髓象:增生活跃,淋巴细胞占0.,单核细胞异常增生,占0.,其中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0.;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髓系原始细胞占有核细胞0.83%,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12.42%,单核细胞占有核细胞13.74%,以CD14+CD64+成熟及偏成熟细胞为主;骨髓组织学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可见幼稚细胞增多,散在分布,胞体大小不等,胞质丰富,核类圆或不规则;融合基因:AML—ETO、BCR—ABL、PML—RARc£、CBF13一MYHll均阴性;抗核抗体谱均阴性。考虑为“①皮肌炎、Sweet综合征?②类白血病反应”,并予以激素对症治疗,3周后复查骨髓象:增生活跃,原始、幼稚单核细胞占0.;1个月后复查骨髓象:增生活跃,淋巴细胞占0.,单核细胞占0.,未见原始、幼稚单核细胞。院外继续予以激素治疗后皮损好转遂逐渐减量,期间仍间断低热。年8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伴血常规异常,至当地医院查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POX阴性;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幼稚细胞占92.31%,CD10+细胞率79.34%,CD19+细胞率91.68%,CD22+细胞率76.97%,CD20+细胞率20.74%,cCD79a+细胞率16.42%,不表达CD5、CD56、cCD3、MPO。8月10日至我院诊治。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及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中度贫血貌,四肢散在“米粒”样皮疹伴愈合I生瘢痕组织,余皮肤黏膜无出血及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骨压痛明显,咽无红肿,扁桃体无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腹一般检查未见异常,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29×109/L,PLT27×109/L,HGB75g/L,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POX(一);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幼稚细胞占87.6%,CD34+细胞率98.5%,CD10+细胞率95.0%,CD19+细胞率60.3%,CD20+细胞率37.0%,cCD79a+细胞率25.3%,不表达CD5、CD56、cCD3、MPO、CD14、CD64、CD、CD4、CD7、CD8;染色体核型:46,XY,t(2;7)(plO;p10),der(14)[2]。BCR—ABL、MLL—AF4融合基因均阴性,明确诊断为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遂予以VDC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2周后复查骨髓象:增生活跃,未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随后予以CAM(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巯嘌呤)、Hyper-CVADA(长春地辛、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化疗。10月20日复查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方案再次诱导治疗,并至中华骨髓库寻找HLA全相合供者,11月23日复查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予以Hyper—CVADE(长春地辛、环磷酰胺、表柔比星、地塞米松、依托泊苷)方案。12月18日复查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并建议尽快行非血缘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讨论:本例患者据血常规、骨髓象极易被诊断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然而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体征、流式细胞学、相关融合基因及激素诊断性治疗后骨髓象、血常规恢复等综合考虑为免疫性疾病导致类白血病反应,然而由于发病初期未行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致无法明确免疫疾病类型;激素等相关治疗半年后,鉴于患者再次发热并出现血常规异常,综合分析血常规、骨髓象、流式细胞学、染色体、融合基因等,明确诊断本病已进展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通过文献复习可发现无论无肌病的皮肌炎(ADM)还是Sweet综合征(ss)均可导致类白血病反应且存在并发血液肿瘤高风险性,因此考虑ADM或ss贯穿疾病进展始终,且与疾病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密不可分。同时确诊后予以诱导缓解、巩固强化治疗后短期复发也提示合并ADM或ss患者高度提示短期内急变及不良预后。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