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外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主要表现为贫血,常伴感染或(和)出血,部分病人最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过去又称为白血病前期。MDS患者造血微环境中不仅T淋巴细胞亚群失调,而且各亚群分泌负调控因子增多;MDS患者髓内IFN-γ主要来自于T淋巴细胞。
(二)FAB分型和WHO分型及临床表现美英(FAB)协作组根据血象和骨髓象改变将MDS分为5个类型。即难治性贫血(RA)、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和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变型(RAEB-T)。
最近,WHO提出了新的MDS分型标准,保留了FAB的RA、RAS、RAEB,将CMML归/MPD(骨髓增殖性疾病),RAEB-t归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并且将RA或RAS中伴有2系或3系增生异常者单独列为难治性细胞减少伴多系异常(RCMD),将伴5q-的RA单独列为5q-综合征;还新增加了MDS未能分类(u-MDS)。不过,WHO的分型尚未获得广泛的认同。
几乎所有的MDS患者都有贫血症状,如乏力、疲倦。约60%的MDS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功能低下,使得MDS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约有20%的MDS患者死于感染。40%~60%的MDS患者有血小板减少,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进行性血小板减少。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常为全血细胞减少(同AA),亦可为一个系列或二个系列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可大小不一,可出现大红细胞及幼红细胞;粒细胞核分叶过多或过少,单核细胞增多,可出现原始细胞等。
2.骨髓象大多数病例骨髓呈显著增生,少数可增生减低,其主要特征是出现三系、两系或任一系血细胞病态造血:红系出现幼红细胞巨幼样变、多核幼红细胞及环形铁粒幼细胞;粒系表现为原始细胞数量增多,但尚未达到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标准,RAEB-t可有Auer小体(同CML);巨核系出现小巨核细胞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患者血细胞减少和相应的症状,以及骨髓中二系以上的病态造血、细胞遗传学异常、病理学改变、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的结果,MDS的诊断不难立。应注意的是,虽然病态造血是MDS的特征,但有病态造血不等于就是MDS。目前,MDS的诊断尚无“金标准”,MDS是一个除外性诊断,常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常须与RA鉴别。RA的网织红细胞可正常或升高,外周血可见到有核红细胞,骨髓病态造血明显,早期细胞比例不低或增加,有特征性克隆性染色体核型改变,而CAA无上述异常。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但PNH检测可发现CD55+、CD59+细胞减少、Ham试验阳性51Weika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