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胎儿第一种IgM(五聚体)
2,补体:酶活性糖蛋白
3,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分泌小分子蛋白
4,无HLA—I类抗原:成熟红细胞HLA同种异型抗原
5,(*白细胞)/(+有核红)
6,新生儿白细胞15
7,小红6.0um
8,尿沉渣:晨尿1.--1.
9,渗出液:细菌感染
10,试带法测尿蛋白:白蛋白
11,溢出性蛋白:肌红蛋白
12,粪便检查1小时内尿2小时内
13,牛带绦虫感染阶段:囊尾蚴
14,痢疾志贺菌:A群
15,无细胞壁:支原体
16,多种繁殖方式:真菌
17,细菌定居、粘附:菌毛
18,霍乱H抗原:不耐热,不特异
19,结核均匀分散生长:加聚山梨酯-80
20,镜下浆细胞、网状细胞:骨髓取材好
21,毛细胞白血病:B细胞
22,贫血60—90中度
23,渗透脆性实验:遗传球形红增多确诊实验
24,储存铁敏感指标:血清铁蛋白
25,血栓性疾病:先天缺AT-3
26,阴道清洁度I度:4杆菌,4上皮,5白细胞
27,II度:2杆菌,2上皮,15白细胞正常
28,氨基转移酶底物:a-氨基酸,a-酮戊二酸
29,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TnT
30,巨核集落刺激因子:Meg
3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32,多发性骨髓瘤:异常淋巴样浆细胞
33,恶性组织细胞病:多核巨细胞
34,尿化学用酸碱指示剂:pH,比密,蛋白
35,正常粪便无:红细胞,肠上皮,吞噬
36,外分泌含量最高:IgA
37,T细胞功能: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38,免疫监视低下:恶性肿瘤
39,同卵移植:同系移植
40,CH50法:总补体活性
41,抗线粒体抗体:原发胆汁性肝硬化
42,嗜碱细胞减少:甲亢库欣综合征
43,网织红生成指数RPI=0.5网织红比值*(患比容/常比容)
44,亚硝酸盐假阴性:放太久
45,脑脊液浑浊:白细胞超过
46,渗出性LD/血清LD大于0.6渗出液LD
47,前列腺颗粒细胞:吞噬
48,线索细胞:加德纳菌
49,阴道滴虫感染:滋养体
50,放线菌脓中:硫磺颗粒
51,PAS,Schiff加偏重亚硫酸钠:红品红变无色
52,裂解FVa和FVIIIa:APC
53,T淋巴白血病敏感特异:CyCD3
54,浆细胞抗原:CyIg
55,巨核不表达:MPO
56,干细胞不特异:CD34
57,亚急粒2b:t(8;21)M3:t(15;17)
58,外源凝血筛查:PT(叛徒)异常抗凝物质筛查:TT
59,血小板聚集,无力症:GPIIb/IIIa
60,肝:ALP2
61,肝合成蛋白指标敏感:前白蛋白
62,NADPH:磷酸戊糖途径
63,GnRH兴奋试验:垂体促性腺激素储备能力
64,围手术期心脏受损:cTnI
65,双缩脲反应最小肽:3肽
66,代酸过度通气---高渗性脱水
67,渗透压测定:冰点下降法
68,酶动力测定延长线性----竞争性抑制剂
69,ApoB合成场所:肝
70,溶血性黄疸:粪胆原及尿胆原和血清胆红素含量增加
71,离心力:尿沉渣g
72,脑脊液球蛋白定性:ross-jone试验
73,浆膜腔积液少见:恶性间皮瘤
74,类风湿相关抗原:变性IgG
75,IgM:捕获法
76,荧光抗体F/P=1.5值越高结合荧光越多
77,抗原ng,pg首选ELISA
78,I用于RIA
79,菌体两端异染,吕氏革兰阳性:白喉(loeffler斜面培养基)
80,中性粒POX增高:再障
81,中性粒NAP减低:急粒
82,氟化钠抑制:单核
83,慢粒:Ph1
84,肝细胞坏死:m-AST升高
85,病毒性肝炎:总胆直胆间胆均升高
86,糖化血清清蛋白:2---3周
87,碱性磷酸酶缓冲液ph:10.3
88,冠脉再灌注早期指标:Mb
89,低血钠:mmol
90,酶法测代谢浓度:一级
91,链球菌A群:杆菌太敏感试验B群:CAMP
92,终点法:双波长,比浊法
93,血浆脂蛋白电泳染色剂:油红O
94,AST常用基质:天冬--a酮戊二酸
95,丙种球蛋白的M区带位于B与r之间
96,急性心梗最先恢复:Mb
97,GHb自动生化仪用:比色法
98,GOD-POD第一个酶:葡萄糖氧化酶
99,血糖最佳标本:氟化钠分离
,胆固醇测定波长:nm
,乳酸脱氢酶琼脂糖电泳:五个区带
,白细胞聚集,蓝背景:肝素
,LE源自中性粒
,核左移:急性化脓性感染
,尿管型防腐剂:甲醛
,尿沉渣离心需尿10ml
,结核脑膜炎:氯化物低
,脱落细胞染色:巴氏染色
,提示肾实质变:颗粒管型
,E花环分离:B细胞和T细胞
,氧化酶试验:0.01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
,产气荚膜梭菌:Nagler试验
,红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区别:PAS
,继发性纤溶亢进:FDP和D—二聚体增高“D--二继体”
,DIC可有3p试验假阴性
,绦虫卵1个六钩蚴
,24h尿钾离子钠离子防腐剂:甲苯
,尿17-羟皮质醇防腐剂:盐酸
,肺炎链球菌:荚膜肿胀阳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幼稚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
,AST最多:心脏ALT最多:肝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应用肾上腺素
,血液检查有性别差异:嗜酸性粒细胞
,阿米巴:棕褐色
,抗A效价1:以上
,RH血型:,land和wiener恒河猴红细胞免疫家兔
,衣原体感染阶段:细胞外原体
,华支睾吸虫诊断:粪便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法
,T细胞CD3作用:传递抗原信息激活T细胞
,直接激活B细胞的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
,TD抗原免疫特点:记忆细胞
,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织损伤主要因素:补体的激活
,毛细胞白血病:酸性磷酸酶强阳性
,尿干化学:RBC,Hb四甲基联苯胺法尿胆原:偶氮偶联法
,II型原粒特征:胞质少量小颗粒
,M蛋白,大小均一,活性低
,急粒M1:裂孔现象
,血友病,APTT延长PT正常,可被纠正
,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子:LP(a)
,HDL测定其中胆固醇
,心血管危险加大,ApoAI/ApoB降低
,中性粒核质不平衡:杜勒小体
,萎缩胃炎:MAO(最大胃酸分泌)降低
,扁平,枫叶状金属光泽生姜味水溶性绿色色素:铜绿假单胞菌
,4度可生长:耶尔森菌李斯特菌
,过敏反应:I类超敏反应
,缺mIg---无丙种球蛋白
,反复奈瑟菌感染----C8缺失
,手足抽搐,心脏畸形-----DiGeorge
,尼曼-匹克:酸性磷酸酶阴性
,乳腺癌:CA15-3
,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IgM
,原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短,抗体阳性
,颅内出血可有病理性高血糖
,ALP升高最明显:变形性骨炎
,代酸:CO2低,HCO3-低
,酒精中毒:GGT敏感(刚刚吐)
,血钙抗凝:肝素
,CSF氯化物参考:—
,CSF葡萄糖是血糖0.5---0.8
,MH平板厚度:4mm
,矛头状,双排----肺链
,外周有核红见于溶血性贫血
,急淋NAP染色减低
,DIC早期诊断:纤维蛋白肽A测定
,IV型高脂蛋白血症:C2C3E起高
,ApoAI正相关HDL-CCM:ApoB48.VLDL、LDL:ApoB.
,血白蛋白:溴甲酚绿法血清总蛋白:双缩脲
,钠波长:nm
,酶4度可稳定的:LDH
,正常尿渗---0
,急性心梗持续最久:cTn
,胆汁性胰腺炎检测:原降钙素
,急性胰腺炎尿淀粉酶开始升高在12---24h
,流式细胞尿沉渣分析不需离心
,百日咳不发酵
,确证梅毒:MHA—TP
,白念鉴定最有意义试验:培养3h有芽管
,初步鉴定Hp:格兰阴,氧化阳,尿酶5分阳
,咽拭子有白喉: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
,尿中钩端螺旋体:Korthof培养基
,RAEB原粒占5—20
,慢粒,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ApoA2激活HL
,淀粉酶测定试剂有cl-
,甲亢诊断FT3
,血小板3---4微米
,Ricalta:黏蛋白定性
,尿酮体模块:硝基铁氯化钠
,尿糖:VC使试带法假阴性使班氏法假阳性
,嗜血杆菌V因子:烟碱胺腺嘌呤二核甘酸
,沙门没有K抗原
,内毒素:阴脂多糖
,丝虫感染阶段:丝状蚴
,卫氏并殖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
,阿米巴感染阶段:四核包囊
,迟发超敏反应:Th1细胞介导
,慢性药物皮炎----迟发超敏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骨髓移植
,APC灭活Va因子VIIIa因子
,AB=SB,大于正常----代碱
,攻击胰岛B细胞至糖尿病----柯萨奇
,伤寒,副伤寒:1,2周血液2,3周粪尿
,a-NAE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幼单单核强阳性可被NAF抑制
哪儿幼巨单板异红阳
巨幼血小板异红阳性(红血病,红白血病)
POX过氧化物酶嗜酸阳性破鞋酸障急慢淋
增高见于:再障、感染、急淋、慢淋
PAS过碘酸-雪夫反应嗜碱阳性单核巨核血小板阳性怕死巨碱单原粒小颗粒
原始粒可阳性均匀分布细颗粒
鉴别:不典型巨核与霍奇金怕死不巨霍奇金
鉴别:戈谢细胞与尼曼-匹克腺癌骨转移强阳性
NAP碱性磷酸酶粒细胞,巨噬细胞阳性吞粒碱,急淋李白障真红
鉴别:慢粒0分类白血病高分
鉴别:急粒低分急淋高分
鉴别:PNH低分再障高分
鉴别:继红平分真红高分骨髓异常增生低分
,乳酸脱氢酶主要分布:心、肾:LD1肺:LD3
骨骼肌、肝:LD5LD一心一肾五肌肝
,ALP碱性磷酸酶:六种酶1膜,2肝,3骨,4胎盘,5小肠,6是IgG
,尿试带9项=8+白细胞(LEU),10项=9+尿比重(SG),11项=10+维生素C。
,蛋白尿:超过mg/24h或大于mg/L
,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1)血总胆增高,直胆与间胆都增高。(2)尿胆红素阳性
阻塞性黄疸的特征(1)尿色深,似浓茶样,粪便颜色变浅,肝外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呈白陶土色。(2)血总胆增高,间胆为主。(3)尿胆原减少或缺如。(4)尿胆红素阳性。
溶血性黄疸的特征:血总胆增高,直胆为主,结合胆红素基本正常或轻度增加。
尿胆原增加。粪胆原增加。尿中胆红素阴性尿胆红素密切关系间胆
抗凝剂:枸橼酸盐:红细胞沉降率1:4。凝血检查1:9。肝素: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原单:伪足突起。原红:瘤状突起。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0:原始≥30%,无T.B淋巴系标记,MPO阳性。
M1:原粒≥90%(NEC),POX/SB(+)的原始细胞>3%。
M2:急粒部分分化型。t(8:21)。M2a:原粒30%-90%(NEC),早幼粒以下10%,
特征为:形态变异和核质不平衡。
M2b:大于30%(NEC),核质显著不平衡。t(8;21)(q22;q22)。
M3:异常早幼粒30%-90%,可见束状Auer小体,胞质有大小不等粗,细颗粒
遗传学标志t(15;17)。会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
M4:急粒~单白血病,原单和幼单占30%-40%,
4亚型:M4a、M4b、M4c、M4Eo。
M5:急单,
5a型原单>80%(NEC)。5b型原单<80%,以幼单和单核细胞增多。
M6:急性红白血病,骨髓红系≥50%,形态异常,PAS阳性。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原巨核细胞>30%,有核红可见,ACP/PAS阳性,MPO.和SB染色阴性。
急淋:原淋和幼淋大于25%,退化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可见。L1型:小细胞为主。大小一致,核染色质粗不匀,空泡不定。L2型: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致,核染色质疏松且结构不一致。L3型: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质细均匀,核仁明显,胞质多,空泡明显。注:核仁由不清楚到清楚,胞质量由少到多。
慢粒:中晚幼粒增多为主,嗜碱高达10%-20%,原粒小于10%。标志BCR/ABL融合基因。出现Ph染色体,t(9:22)(q34:q11)。nap积分为0
革兰阳性菌:磷壁酸。革兰阴性菌:外膜,外膜含脂多糖,即内毒素。
细菌L型:革兰大多阴性,营养要求高(高渗含血清的培养基。油煎蛋菌落
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毒素:内毒素(革兰阴脂多糖)、外毒素(革兰阳蛋白质,毒性强且高度选择性)。和侵袭性酶在细菌致病性甚是重要。色素:水溶性(铜绿假单胞)、脂溶性(金葡)。
双环溶血:产气荚膜梭菌
高脂蛋白血症
ICMB48奶油样
IIaLDLB透明
IIbV/LDLBCIICIII
IIILDLECIICIII3LDL4VLDL5=1+42B低极低
IVVLDLECIICIII
VCMVLDLECIICIII
溶菌酶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以上资料整理于网络,祝同学们一次考过!
长按图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