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盘点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3-27 20:49:30   点击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髓系细胞发育异常,表现为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新年伊始,特别推出“年度盘点”系列文章,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回顾年MDS相关进展。点击“相关的文章标题”即可阅读相关原文哦~

专家解读篇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的MDS,但是其诊断相对复杂,特别是对于低危MDS的鉴别相对困难。年第六十一届ASH北京传达会上,医院的李振玲教授在遏制较低危MDS进展以及较高危MDS的治疗选择和评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详情请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选择与评估

在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CSH)上中国医院肖志坚教授进行了有关MDS精准诊断的主题报告。详情请戳:CSH

肖志坚教授:MDS精准诊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显著延长,部分老年血液肿瘤患者脏器功能较好且没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他们治疗意愿较强且追求治愈。目前,减低强度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可使三分之二的55-70岁的白血病及MDS患者获得治愈,疗效明显优于化疗。那么对于老年患者allo-HSCT的难点是什么呢?移植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现通过两个病例进行说明,详情请戳:吴彤主任:通过两例老年MDS/白血病患者的移植来看个性化预处理方案的重要性

专家观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在社区的实践中,只有不足50%的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目前,主要使用修订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整合分子数据并考虑患者相关因素,对MD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根据这些信息,患者可分为两大类:低危组和高危组。美国李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RamiS.Komrokji教授分别对高危和低危MDS的治疗经验与挑战进行了分享。详情请戳:国际视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挑战与新策略

研究进展篇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目前存在许多治疗难题,年EHA大会上有多项关于HR-MDS治疗新药的研究。详情请戳:EHA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性白血病最新进展

阿扎胞苷是一种去甲基化药物,适用于治疗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中的中危-2及高危MDS成年患者,有关阿扎胞苷用于MDS的进展,详情请戳:阿扎胞苷用于AML/MDS的治疗

进展汇总

EytanMStein等在《柳叶刀·血液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口服药物enasidenib(恩西地平)治疗复发/难治性AML患者和MDS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的亚组分析结果,详细描述了部分MDS患者在接受恩西地平治疗后的情况。详情请戳:Enasidenib: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灵丹妙药?

临床管理篇

患者确诊为MDS后,如何预判疗效、合理选择高效治疗方案?预后分层系统在其中起重要作用。急性白血病和MDS临床最常用的预后分层系统汇总,详情请戳:一文汇总急性白血病、MDS常用预后分层系统(建议收藏)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