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16-10-7 8:42:54 点击数: 次
求助“我妈妈突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需AB型Rh阴性血救命。”昨天,家住渭塘凤凰泾村的吴根花致电城市商报,电话那头的声音,焦急无助。她希望通过媒体,为母亲寻找“熊猫血”献血者,也寻找到活下去的机会。
放下电话,记者立即赶往吴根花母亲孙宝玉所住的苏大附一院血液科病房。病房外,吴根花和弟弟吴强,紧紧攥着母亲的化验单,一脸凝重。原来,孙宝玉从1月26日被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以来,正在接受第一个疗程的化疗,但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量每况愈下。“妈妈今天发烧了,什么都吃不下。”提及突如其来的变故,吴根花的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
报告单上,孙宝玉的血红蛋白已经从73下降至67(正常是-),血小板计数更是从56骤降至29(正常是-)。“从今天的状况来看,估计我母亲明后天就得输全血和血小板。”吴根花说,母亲的各项系数已跌至临界点,比较危险。可是,更麻烦的是她妈妈的血型为相当罕见的AB型Rh阴性,要找到血源太困难了。
姐弟俩首先想到的是到市中心血站求助。血站说,Rh阴性血就比较罕见,其中AB型Rh阴性血更少了,现有库存几乎为零。而由于血小板只能保存3-5天,并无储备。医院告知他们,化疗期间至少要储备6名以上AB型Rh阴性血的献血者,以备随时输血救命。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争”。为了尽快寻找到与孙宝玉相匹配的血小板和全血,姐弟俩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随着寻找的深入,吴根花一家人遇到的似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失望。首先是吴根花和弟弟吴强的血型与孙宝玉不吻合,其次孙宝玉的七个兄弟姐妹的血型,也不符合。一大医院验血,竟然没有一个是AB型Rh阴性血!为了寻找生机,姐弟俩又加入了“苏州稀有血型之家”等七八个由“熊猫血”志愿者组成的爱心
就在前两天,弟弟吴强的热心同学接力转发求助帖,终于带来转机,家住工业园区AB型Rh阴性血的徐女士,主动联系吴强,并表示只要有需要,自己随时可以捐献。“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网友,虽然素未谋面,但却给我们一家带来希望和鼓励。”吴强说。孙宝玉一家虽不富裕,但生活得幸福祥和,她在凤凰泾一家修布厂打工,老公在外打工,儿子吴强正在读研,女儿吴根花在张家港当幼师,还有一个10个多月的宝宝。正在大家准备迎接新春佳节时,一场噩运打破了平静。半个多月前,48岁的孙宝玉突感乏力和咽喉痛,挂了三天青霉素,也不见好转。随后,家人就带着她来到苏大附一院检查,验血单让大家吓了一跳。原来,孙宝玉的白细胞值高出正常值八九倍,医生初步判断是急性白血病。接下来的骨穿检查,也证实了这一判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家人怎么也没想到,原来经常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疾病会降临到自家人头上。
1月26日开始,孙宝玉进入了第一个化疗疗程,这个疗程为期约1个月。当得知化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会出现下降,降到一定数值后必须给她输送血小板或者全血时,孙宝玉一家陷入了恐慌。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知道孙宝玉的这种血型3万人中仅有1个。“我母亲的化疗是一个可能长期需要血小板或者全血的过程,我想向大家求助,希望有相同血型的人,在我母亲急需供给时,随时能联系上,在紧急关头救我母亲。谢谢!”吴根花说,虽然给孙宝玉献全血,必须是AB型Rh阴性,但听说血小板要求没那么严格,有可能兼容AB型Rh阳性。她诚恳地希望,血型是RhAB型的市民与她联系,联系吴根花;吴强。“熊猫血”的采集和保存苏州市中心血站血液供应科主任陈浩介绍,人的血型有两个系统,一个是我们熟悉的ABO血型系统,还有一个是Rh血型系统。如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同,但Rh血型不合,输血后会产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而在汉族人群中,绝大多数人是Rh阳性血型,Rh阴性血型者所占比例约为0.34%,极为稀少。因此这一珍稀血型被称为“稀有血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熊猫血”。具体到Rh阴性AB型,则更少。
“血站里Rh阴性血型红细胞库存相对较充足,但血小板因为保存期的限制,一般需要临时招募献血人员。”陈浩告诉记者,“熊猫血”红细胞在采血5天内如果暂时无需使用,可以进行低温保存,存储期可达3年,可“熊猫血”血小板无法低温保存,只有5天有效期。一般来说,医院根据患者情况,向中心血站发送需要用血的详细信息,如果是“熊猫血”红细胞,只要将低温储存的血液进行解冻,大约3医院;如果患者需要的是血小板,如果5天内没有献血情况的,要么从别处血库调血,要么招募同样血型的志愿者捐献。需要你的爱工作单位与苏州市中心血站基本上门对门,因此看熟了血站门口的游动字幕广告。其中一条的大意是:“献出一份可再生的鲜血,挽回一条不可再生的生命。”以生命的名义,奉献我们的爱心。义务献血,无疑是高尚、称得称道的举动。昨天起,医院的医务人员“排队”集体加入义务献血的行列,除了让我们对白衣天使们产生深深的敬意外,还以他们的行动证实了两点:一、适量献血并不影响身体健康;二、现在正是血液紧缺的关键时候。医生们是最知道血液对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性的。手术台上,一袋血可能就能决定一条生命的生死分野,医生们见过太多的实例;医生们最知道什么时候最缺血,当他们让病人家属向血站申请备血时,都会感受到其间的不易。苏州血库的存血量几乎所有时间都绷得紧紧的。春节前后,更是每年都会遇到“缺血季”。
医院里,病人家属正焦急等待着血站的消息,病床上亟待抢救的病人可能更无法等待。医务人员捋袖做出的是一个表率,救死扶伤需要更多地献出一份爱。这时,在义务献血的队伍中,应该有你、有我、有他的身影。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