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坚,男,年出生,从事外贸工作。
01
病情及治疗简介
年6月14医院查出白血病(即血癌),并开始第一次化疗。年9医院复查,诊断为早期的急性白血病,但未进行化疗。年10月复发,经医院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并立即大剂量化疗,不久,又进行了三次巩固化疗。
年11月,医院骨髓移植中心开始配型工作。年12月通知配型成功,供者为台湾一名29岁男性。年5月21日医院无菌仓开始了55天封闭治疗,23日对骨髓进行毁灭性超大剂量化疗。年5月30医院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由台湾慈济基金会的三位师姐亲自送骨髓到杭州,成为内地第52例受赠者。
年7月16日出无菌仓,当医院进行抗感染,抗排异治疗。年9月30日出院,离开杭州,回到阔别5个月的家乡——福州。
年10月15日开始慢性排异,脸部发黑、脱皮、口腔溃疡、眼睛流泪发胀、视力模糊、流鼻涕、耳鸣、脱发、面部皮肤收缩、免疫力差、时常发烧感冒。年10月慢性排异基本结束,停服排异药物。
年1月发现眼角膜溃疡,诊断为排异引发的眼角膜破裂穿孔,有失明的危险,紧急住进福建附一眼科并进行结膜瓣粘合手术,术后情况良好,左眼眼球得以保留。
年6月,再次发生并发症—慢性泪囊炎,再次住进省附一眼科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术后情况良好,在家休养。
年10月1日康复,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到年6月,这四年来身体各项指标均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和正常人一样。
年6月8日,医院胃镜检查中发现食道癌(鳞癌),医院胸外科和血液科共同会诊为继发性的食道癌早期病变(I期)也属于骨髓移植的三大并发症之一,于年6月22医院进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未发现癌细胞淋巴转移,于年7月3日出院回家静养休息。由于是早期的病变,只需切除病变部位,无需进行化疗及放疗。目前,身体已经康复,并于年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02
抗癌康复和生活保健心得体会
从年年,12个年头,我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也可谓是老病号了,我的抗癌康复心得体会有以下4点:
(1)“三早”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
“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主要是指本身的警惕性。因为身体的不适,某个部位的异常改变,最早发现的是自己。当发现了某些早期信号或可疑迹象,不大意,不惊慌,不拖延,医院检查。我当初就是感觉有些疲劳、心悸、脸色苍白,医院,做个血液检查,诊断出来是早期的白血病,病变时间不过一个多月。由于发现早,治疗及时得当,从年6月开始发病到现在我已经活过近十年的时光。这次也是我在吃饭的时候,感觉吞咽有堵塞噎感,医院,做个胃镜检查,诊断结果是早期的食道癌,医生说病变时间也不过一个多月。从查出来到手术切除,只用了14天时间,由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二次肿瘤我就避免了化疗和放疗的辛苦。医学研究证明,早期食管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2)勇于面对,稳定情绪,积极地寻找治疗方案是成功的第一步。
癌症这个使人恐惧的魔鬼,一般家属、医生开始都不愿意直接告诉病人。原因很简单,怕病人思想压力大,精神承受不了。我开始发病的时候,家里人都对我说是贫血,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化验单上看到真实病情,刚开始思想压力很大,晚上做噩梦,还和老婆抱头痛哭了一场。冷静下来,想一想,哭也没有用,只能面对现实,该吃的时候就吃、该睡的时候就睡。不久,我不安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由疑惑被动治疗变为主动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整个治疗过程。第二次查出断发性食道癌时,我就决定暂时不将真实病情告诉家人、朋友、同事,等我办好确诊、住院、医院相关手续后方才把实情告诉他们,避免他们再次为我承受一段时间的精神负担。
(3)乐观的心态,顽强的意志是战胜癌症的支柱
在现实生活中,在病魔面前,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意志薄弱者往往是举手投降,一蹶不振,抗病力进一步下降,造成病情恶化,后果严重。相反,意志坚强的人,在病魔面前毫无惧色,常常是怀着必胜的信念,不屈不挠地积极同疾病作斗争。这种良好的精神境界会化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因而有助于战胜病魔。在我们抗癌乐园里,许许多多曾被宣布为“不治之症”的病人,依靠顽强的意志创造了惊人的奇迹,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位医生曾经说:“来医院不是住宾馆享受,是来受罪吃苦的,你要有这种思想准备啊,临床经验表明,活下来的大部份都是乐观开朗不怕吃苦的人。”2次住院,刚好都碰上4年一届的世界杯,我一边挂瓶一边看球赛,还和护士、病友讨论比赛,根本不去想自己的病情。大家都说我根本不像是病人。
(4)多吃多睡多运动是康复的保证
食物,不仅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还有补养作用,饮食合理调配,对身体迅速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每天都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特别是西红柿,芦笋、香菇、地瓜这些抗癌食品。其次,睡眼质量很关键,睡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身体体质的恢复,我每天都要保证自己晚上睡7-8个小时,中午再午睡1-2小时。多运动,即体能锻练,坚持体能锻练是迅速恢复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必经之路。我家就住在福州西湖边上,病休这几年,除了住院,挂瓶、生病时间外,我每天都会到西湖公园“上班”。早晨空气清新,散散步,打打太极拳,练练六手太极功(当时我还不知道郭林气功),其实,这些运动也很适合我们这些大病初愈,还在康复的病人。“动静结合”一边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一边活动身体,让身体融入美好的大自然。“天人合一”,许多长寿的老人就是这样,年复一日,坚持不懈,达到强身长寿的目的。刚开始锻炼的时候,我走一圈西湖,需体息4-5次;后来,渐渐发展到走一圈只要休息1次。通过几年的锻炼,体质大大增强,先后登上了张家界的天子山、庐山的三叠泉、江西的三清山,新疆的喀纳斯等等祖国名山大川。
3、我对生命的感悟是:在逆境中,不绝望,永抗争;精神不倒,癌魔吓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