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17-3-6 8:27:06   点击数:
 

一、原理:细胞内碱性磷酸酶能分解磷酸萘酚AS-BI为磷酸和芳基萘酰胺,后者与重氮盐(固兰BB)偶联,形成不溶性的兰色沉淀物。

二、结果判定:

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除巨噬细胞可呈阳性反应外,其他血细胞均呈阴性反应。结果应根据成熟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兰色颗粒所占胞浆面积,颗粒大小,颗粒多少及染色强度来判断,阴性为胞浆内无兰色颗粒。

1、分级标准:

级别兰色颗粒占胞浆面积(%)颗粒大小颗粒多少染色强度+<50小小很少微弱-中等++50-80小-中等少等-中等中等-强+++80-中等-大中等-多强++++中等和大很多(密集、甚至覆于核上)很强

2、量的表示:阳性率(%)、积分

3、正常值:正常人一般阳性率<40%,以“+”阳性反应为主,阳性积分40-。

判定结果时,在油镜下,计数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算阳性率。分为+~++++,+为1分,++为2分,依次类推,分数乘以各自细胞数,即为总积分。如:+10个,++13个,+++5个,++++2个,则积分为1*10+13*2+5*3+4*2=59分。分级时主要根据染色强弱度来判定。

三、临床意义:NAP染色主要用于

1.鉴别慢粒及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前者阳性率及积分值均极低,甚至为零。而后者呈强阳性反应,可达成%,积分值可达。

2.初步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淋时NAP活性多增强,急粒时不增强。

3.初步鉴别感染的病原体,在急性细菌性感染时NAP阳性反应强,而病毒和寄生虫及结核菌感染时NAP染色结果多在正常范围

(一)生理变化:(1)年龄变化:新生儿NAP活性增高,以后下降。儿童期各年龄大致相似,成年期较儿童期活性减低,老年期更低。

(2)应激状态下的变化:紧张、恐惧、激烈运动等NAP活性可增高。

(3)月经周期中的变化:经前期增高,行经后降低,经后期恢复。

(4)妊娠期的变化:妊娠期2~3个月的NAP积分值轻度增高,以后逐月增高,分娩时达高峰,产后则恢复正常。

(二)病理性变化:

(1)感染:细菌性感染时,NAP活性显著增高,而球菌感染又比杆菌感染时高。病毒性感染时,NAP活性常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帮助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

(2)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显著降低或为阴性,常为“0”,治疗后病情缓解时,NAP活性恢复正常,急变时NAP活性增高。类白血病反应时,NAP活性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因此本法常用来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之一。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减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增高。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急粒和急淋的方法之一。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减低,有时可正常。

?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细菌性感染时NAP积分值可增高,但不如单纯性细菌性感染增高明显。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时,NAP活性减低。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之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活性增高。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NAP积分值减低。

2、量的表示:阳性率(%)、积分

3、正常值:正常人一般阳性率<40%,以“+”阳性反应为主,阳性积分40-。

判定结果时,在油镜下,计数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和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算阳性率。分为+~++++,+为1分,++为2分,依次类推,分数乘以各自细胞数,即为总积分。如:+10个,++13个,+++5个,++++2个,则积分为1*10+13*2+5*3+4*2=59分。分级时主要根据染色强弱度来判定。

三、临床意义:NAP染色主要用于

1.鉴别慢粒及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反应,前者阳性率及积分值均极低,甚至为零。而后者呈强阳性反应,可达成%,积分值可达。

2.初步鉴别急性白血病类型,急淋时NAP活性多增强,急粒时不增强。

3.初步鉴别感染的病原体,在急性细菌性感染时NAP阳性反应强,而病毒和寄生虫及结核菌感染时NAP染色结果多在正常范围

(一)生理变化:

(1)年龄变化:新生儿NAP活性增高,以后下降。儿童期各年龄大致相似,成年期较儿童期活性减低,老年期更低。

(2)应激状态下的变化:紧张、恐惧、激烈运动等NAP活性可增高。

(3)月经周期中的变化:经前期增高,行经后降低,经后期恢复。

(4)妊娠期的变化:妊娠期2~3个月的NAP积分值轻度增高,以后逐月增高,分娩时达高峰,产后则恢复正常。

(二)病理性变化:

(1)感染:细菌性感染时,NAP活性显著增高,而球菌感染又比杆菌感染时高。病毒性感染时,NAP活性常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帮助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

(2)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显著降低或为阴性,常为“0”,治疗后病情缓解时,NAP活性恢复正常,急变时NAP活性增高。类白血病反应时,NAP活性明显增高,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甚至中性晚幼粒细胞也呈阳性反应。因此本法常用来鉴别慢粒和类白血病反应及观察慢粒疗效的指标之一。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减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NAP活性增高。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急粒和急淋的方法之一。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NAP积分值一般减低,有时可正常。

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细菌性感染时NAP积分值可增高,但不如单纯性细菌性感染增高明显。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活性增高。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时,NAP活性减低。因此本法可作为鉴别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之一。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活性增高。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NAP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本法可用来鉴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NAP积分值减低。

(来源:血液病检验)

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