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开了Miss.Pic的第34篇文章
故事还长以后都有??
“池塘的水满了雨也停了,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天天我等着你,等着你捉泥鳅……”沉重的病房里传出欢快的童声。这是小新宇以前心情不好时妈妈专门唱给他听的儿歌,现在却成了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歌谣。在病房的处境下,他的歌声仿若掩盖住了自己对未知的恐惧不安,也像是一股清泉滋润着父母撕裂的心。
今年5岁的黄新宇有着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成熟,他礼貌懂事,是家人心中的小棉袄。年9月,因身体淤血久治不愈,父母连忙带他到南宁医科大就诊。不日,他便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妈妈刘洁连痛苦无比,内心满是自责,懊悔自己和孩子爸爸给了新宇生命却没能给他健康。
在医生的建议下,刘洁连立即带着医院做治疗。对新宇这样从开始就被判为“高危”白血病的孩子来说,无菌“层流床”既是常态,也是“战场”,他必须24小时呆在病床里。窄小的空间限制了他的生活,也限制了他的自由,他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出去玩,每天等待他的是抽血、吊瓶、吃药、扎针……还有更可怕的骨穿。看着长长的尖针扎进他的骨髓,看着他嚎啕大哭却无能为力,刘洁连夫妻俩心都碎了,恨不得能够代他受过。
短短几月,新宇的双手就被扎满了密密麻麻的针眼,不到五岁的他经历了数次骨穿腰穿,三次大化疗和骨髓移植,走过了无数的鬼门关。妈妈刘洁连回忆道:“一次便血差点就带走了他。”便血后,医生规定要禁食五天,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水,不能有大哭大闹的情绪波动。当时,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挺不过来的时候,他坚持下来了。禁食的五天里,新宇只提过一次要求,在第三天的时候他哭着说道:“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吃东西,我都饿的受不了,我好想吃炒面。”但没过一会儿,他情绪就安定了下来,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他克服了饥饿和疼痛。
新宇于12月份进仓进行骨髓移植,今年1月份终于出仓。但不幸再次降临,骨髓移植两个月后新宇体内的肿瘤细胞全面复发。面对如此早期复发的病情,医生建议刘洁连放弃治疗,带小孩回家陪他渡过最后的时光。回想起来,刘洁连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病房的,又怎么面对的小新宇,她满脑子都是医生说的话:放弃治疗,带小孩回家...
自从那次谈话后,医生就再也没有给新宇上过药,也没有制定下一个治疗方案。看着病床上喃喃自语的儿子,刘洁连夫妻俩决定带他出去走走,出去看看这个待了半年却从未了解过的城市,也去看看北方跟南方有什么不同,去看看首都北京又是什么样的。就这样,他们一家三口出院了,刘洁连背着孩子,新宇爸爸背着行装,叫了辆车去北京天安门。
在天安门广场,新宇第一次看到了电视里出现过的画面,他高兴极了,而刘洁连夫妻俩却满怀感伤。看着广场上活泼跳跃的孩子们,再看看自己怀里的儿子,刘洁连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开始嗷嗷大哭,她在心底一遍遍问自己:“为什么命运要这样折腾自己,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孩子还是没得好,孩子还能活多久?”这一个个问题在撕裂她的心。
最后,还是小新宇把刘洁连带回了现实,他摸着刘洁连的脸,疑惑地问道:“妈妈,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医院吧,但你要答应我不要哭了哦!”。看着孩子的懂事,那一天,刘洁连夫妻俩便下定决心要坚持治疗,不是不相信医生的话,而是更相信生命的奇迹。自那以后,他们又开始奔波着,准备求医问药开始自救。
经过半个多月的咨询和病友交流,一次偶然的机会医院的帮助。小新宇在北京住院这段期间吃了很多种药,有的药一粒就要好几百块,有的药一瓶就要六七千块钱。靠药物维持生命的小新宇要想治愈就需要做二次骨髓移植,昂贵的手术费加上后期排异复发等因素让很多家庭望而却步,但刘洁连夫妻选择为孩子坚持下来。
目前,医院接受治疗,但治疗费用却成了夫妻俩的心口大石。医生让他们做好二次移植的准备,费用需要60万。从第一次治疗至今,他们已经花费了超过万,其中社保报销的35%医院为小孩治疗。这些还是他们掏光积蓄,欠下50多万的外债才凑起的,面对又一个60万,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实在难以担负。但看着小新宇对生命的渴望,刘洁连夫妻俩也燃起了希望。她想,总有办法的。
图为黄爸爸在出租房内和刘洁连母子“合影”
后记:在拍摄当天得知孩子突然心率变低、眼睛也模糊看不见。医生为小新宇做了一个胸部的CT,发现肺部感染严重,病情已经处于危险状态。
??以下为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