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知考研有多辛苦,为何要坚持下去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4/1/16 20:12:05   点击数:
 刘军连是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医生 https://wapyyk.39.net/doctor/694482_comments.html

来源:丁迩

作者来自于浙江某双非医学院的医学生,报考浙江大学但初试成绩不甚理想,现正挣扎于调剂中。虽然不是成功的经验之谈,但是我想每个人经过考研都会有感而发吧。故写下了这一篇考研小记。

考研国家线

本文初记于.1.1

终于要落笔,写写这一年的起起落落。

我是转专业的临床生,故需要参加学校为期一年的临床教学实验。所以大四开学,便离开校园,医院参与临床学习。

.12.25四年制本科的同学在结束考研后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了那些陪伴她走过考研时光的人。这是她考研的落幕,也是我们为期一年长跑的开始。然而此时医院装修的煎熬。对我来说学习环境非常重要,任谁能接受学习时,一旁还伴随着仿佛不停催促着你的电钻声呢?所以那时候我夜夜失眠,也无心学习。

同时,我还未能从大三“浑噩度日”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要重新拾起“学习”的老本行还需一段时日。就这样,大四第一学期的成绩也受到了影响,甚至接近倒数。而寒假“重新做人”、“痛改前非”的计划也为大雪所破,心安理得的混了一个假期以后,大四第二学期终于再找不到偷懒的理由。

.3-.6

3医院,距离考研也仅有九月之余,此时此刻的气氛已然与上一学期不同。

医院自修室的最后一排,旁边都是学霸级人物。自修室里还有很多认真学习的同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划重点:没错,对我来说氛围非常重要!)。

3月我基本都以两天一章的速度看生理学,4月到5月中旬则是生化、病理。恋恋有词是我每日必看的,偶尔也会穿插复习内外科。整个过程看似安排的井井有条,实则我却学的断断续续,整个人状态相对懒散,仅仅是慢悠悠的打个基础。那时候的生理对我来说,真的十分晦涩。更加致命的是,其地基尚未稳固我便急于求成的开始了下一步工作,以致后期不得不再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重新整理背诵,赶上节奏。回顾第一轮复习,其实不尽人意,囿于死记硬背的我尚未摸清知识的脉络,触及真理的核心。

.9.13到达衢州的我怀着一种不情不愿的心情,总觉得一年时间遥遥无期,可一眨眼,我们就要回校实习了。

结束了从5月下旬到6月初的期末考,连着便是搬寝室,六级考试,端午节。我的实习地点是离学校医院,于是我选择了住校。

医院,我是有爱有恨的。恨之于那永远停不下来的电钻声,那永无止境的粉尘。爱之于耐心教导的老师,安静的自修室,美味的总院食堂饭菜……虽然那里与繁华毫不搭边,但若没有装修这件烦心事,实为一个学习圣地。虽然时常在抱怨,但回到学校之后,却又总在怀念。感恩衢州给予我这段无可取代的经历。

医院的自修室。

.7-.8

回到学校,就是再复习内外科。对于往年的真题,我开始的很晚,直到我知道了医考帮App,接触了真题“本尊”,才发现其重点大有不同。

这时,我也开始了英语真题的练习,一周做一套,摘一些不会的词。初时你也许会垂头丧气,因为错误很多,甚至无法理解文章内容。但熟能生巧,慢慢就能领会到“拨开云雾见天日”的真谛。

由于内外科的复习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完成一轮复习,已经是八月中旬的事了。这时候其他的很多事情也得提上议程,如报考学校等问题。虽然很早我就想着往高处爬,但因为自身的平凡与激烈的竞争,让我的内心忐忑不安。可谁又能甘于平庸呢?只是想为自己平淡无奇的人生增添一丝光华。

回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与很多老友相聚,聊天。可以说偶尔还是有点浪的,因为毕竟紧张感没有那么大。但是非常令人不满的是,暑假期间,我们这群考研人还被迫游荡在各个学校区域,居无定所,我已记不清搬教室的次数了。所幸的是,有人陪在身边,让我觉得并不孤独。

暴雨后的彩虹,那时觉得是好运的征兆

.8月底-.10

二轮复习在此期间展开,这个阶段的痛苦和煎熬来自于“遗忘”,仿佛过去的努力都在一夕间化为泡影。我甚至非常害怕做真题,望着满满红色的错误,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够不到真理之门了吧。

努力沉下心来,我又细细的理了一遍生理学,进度非常慢……这时其实很多人的二轮复习都已进入中期,而我却还像个初学者似的围着生理学打转。慢慢开始理解,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是记忆的第一步。尤其是脑及神经那块的生理学,因为知识点纷繁复杂,光靠文字都不知所云,就连生理学的视频都让我觉得晦涩难懂。一边对能保研的人心生羡慕,一边与自己battle,所幸我也慢慢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到了新生开学,学校里不复冷清,吵吵闹闹成了常态。我们也陆陆续续回到了考研教室继续学习。时间越来越紧,9.24预报名开启。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终于点了确定——虽然期间是不断的内心挣扎,最后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也许,我不一定能达成目标,但是我想尝试,至少让自己的这几个月不留遗憾。

复习完了生理。再开始做生化、病理,还是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人”之感。尤其是生化,一周不看,它似乎就要从你的脑海里抽离出去。

而英语,则渐入佳境。每天看何凯文的五夜十篇,好像慢慢来了手感。但考试前手感的失去,外加考场上的懵逼,还是让我的英语留下了遗憾。

这时候政治可以慢慢开始一天看一章的课,做一做肖秀荣。在政治这个方面,我可能比较疏忽,这段时间的晚上,若是安排不上政治,我就会选择性的对其疏忽,可能这也是我策略性失误的一个地方吧。此期间的政治更倾向于知识积累,建议不仅是肖秀荣,将其他老师的基础题库也纳入囊中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包括肖8同期的一些押题卷的选择题)

这段时间我进入了考研情绪的低谷期。虽然志愿填的是浙大,但是内心总是觉得自己达不到这样的要求。9.24预报名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看过研招网的报名,甚至都不敢去看是否需要修改,属于硬着头皮上的感觉吧。有时候也会幻想,说不定踩到狗屎运,就能去浙大了。

可事实摆在眼前,自己在医考app上面模拟考的分数总是低人一等。有次听别人说,医考帮app的模拟特别简单,可当我打开同校对比一看,哇,排行榜上都是.的大神,而我却只有出头一点的分数。

就这样纠结着,有时候内心也会打退堂鼓,就是觉得可能一直在准备一场必输的仗吧。有时候又抱着一丝侥幸。直到10.31结束报名,一切终成大局,想跑也没门了。

10月我哭过两次。其中一次是实习科室不让我去看书,和老师吵架,然后回校买着晚饭突然就哭了起来。跑到操场,捂着外套,哭了整整40分钟。有很多锻炼的人路过看到我,投以好奇的目光,但是眼泪止不住。哭完了,发泄完了,会安心很多,吃了晚饭,回到教室继续复习。

下了很多天的雨,抬头忽然看到的蓝天

.11

这个月开始,我请假了。趋于稳定的生活,没有实习的困扰会有很多好处。从考研后的我看来,这段时日又长又短吧,原来那两点一线的生活真的就是两个月;而在那时候的我,又觉得这样的两点一线好像已经很久很久,每天简单又充实,学校--寝室。

在考研教室,我们有7个临床+2个护理的,每天雷打不动。我和其中3个同学算是结成了一起吃饭的关系。这样的好处就是,你不会觉得孤独。虽然大家一直都觉得考研是单人作战,但是一同吃饭的时间却是我每日的期盼,因为可以有谈天说地的机会,即使是东扯西扯,甚至念念人民日报的新闻,都会觉得很不错。曾经有人问我这样的生活如何,我回答:“简单又充实,有目标的生活是很幸福的。这样的生活,很好。”

也许对很多人来说,11月开始已经是查漏补缺的阶段了,但是对我来说可能还处于慢慢提分的时期。第三遍的复习,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东西终于渐渐理顺,尤其是生理,相对于之前的一个月来说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很多东西豁然开朗,比如以前一团糟的白血病,终于分的清了。按科目刷了第三遍真题,错误率也在下降。但偶尔负面情绪又会涌上心头,毕竟和人家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按照理想的计划,从11月就该开始成套的做真题了,然而我拖到了11月底,所以最后虽然也是刷完了10年的真题+傲视的三套卷,但是总觉得还是比别人少走了那么一些。

同时,英语开始了第二遍真题,当作上考场般的进行模拟。下午的阳光催人昏昏欲睡,让我状态不加。虽然记住的还是少,但总归把选项和文章中不认识的单词记了一遍……尽管干巴巴的背单词让我觉得难受,不过现在想来还是必须的。毕竟单词是英语的铺路石。

政治,刷完了1千题(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