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
空气新月征之所以闻名遐迩,常是因为沾染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光芒,后者是引起空气新月征的最常见原因。曲霉菌是一种主要引起肺、鼻窦、中枢神经系统、耳和皮肤病变的微生物。曲霉菌以血管或气道侵袭为主的组织侵袭性常发生于全身和/或局部免疫抑制的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病变相对轻微、更为隐匿的侵袭性称为半侵袭性或慢性肺曲霉病。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多见于器官移植或免疫功能低下(淋巴瘤、白血病)的患者。50%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可见空气新月征。空气新月征被视为机体免疫活性良好的一种标志,这一征象的存在通常标志着疾病进入恢复期,提示预后良好。当支气管内繁殖的曲霉侵入支气管动脉,可造成肺出血、动脉血栓形成和梗死。在胸部CT可见高密度团块影或空洞形成,外周绕以毛玻璃影和/或多发不规则的支气管周结节。2周后,随着这些高密度团块发生中心区坏死、回缩,外周坏死组织被白细胞吞噬、重吸收,随之两者中间的空隙被气体替代而形成空气新月征(大约20天后)[1]。一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胸部CT:左肺上叶可见坏死性空洞,伴空气新月征[1]值得一提的是,常继发于肺结核或结节病的曲霉球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因此具有特征性的CT影像学表现,称为Monod征。这一征象易被误认为是空气新月征,但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例如,以下图A为仰卧位拍摄的胸部增强CT,可见不规则厚壁空洞,空洞后下方有一类圆形软组织肿物(曲霉球)。图B为俯卧位胸部CT,可见该软组织肿物移向空洞的重力依赖区,即Monod征[2]。Monod征:随体位变化而移动的曲霉球[2]此外,毛霉菌、球孢子菌、念珠菌、卡氏肺孢子菌等其他肺部真菌感染亦可引起空气新月征。WangX等曾报道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15岁男性,化疗后继发右上肺炎,胸片可见右上肺叶后段球形空洞伴新月形透亮区,胸部CT更好地描绘了这一空气新月征,病灶周围及左肺上叶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患者最终接受右上肺叶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肺毛霉病[3]。肺毛霉病患者的胸片和胸部CT示空气新月征[3]细菌感染
空气新月征可见于结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杆菌、放线菌、诺卡菌、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脓肿[4-7]。铜绿假单胞菌患者的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和斑片状实变影,可见空洞及空气新月征[5]在MarchioriE等报道的一则案例[4]中,一位咳嗽、发热和体重减轻3月的40岁男性突发咯血,胸片示双肺不均质阴影。胸部CT示双肺散布小结节,左肺有一含结节的空洞,呈空气新月征。然而,注射造影剂后空洞内结节呈明显强化,提示Rasmussen动脉瘤。这是肺结核空洞内的一种肺动脉假性动脉瘤。后续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空洞型肺结核患者的空气新月征,空洞空洞内结节呈明显强化[4]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与肺结核有关的空洞内结节的「真身」是由曲霉菌定植形成的曲菌球。支气管肺癌
引起空气新月征的原因并不限于感染,肺癌也是一种常见原因。在影像学上,肺癌(鳞癌更常见)有时可表现为空洞样病变,癌性空洞通常壁厚,空洞内表面不规则。此外,肺转移瘤也导致空气新月征。在TsengYY等报道的案例[8]中,一位65岁女性因咯血、咳嗽、咳白痰入院,胸部CT可见右下肺空洞伴空气新月征,外缘不规则,空洞内有真菌球样肿块。然而,支气管镜检查和细胞学、抗酸染色和真菌培养的结果均为阴性,短期抗生素治疗后病变未见改善。患者最终接受右下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中低分化腺癌伴局灶性鳞癌。肺癌患者的胸部CT:右下肺空洞伴空气新月征[8]其他可见空气新月征的疾病
在相对少见的情况下,支气管扩张、淋巴瘤样肉芽肿、肺包虫囊肿、空洞内血栓、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等疾病亦可导致胸片或胸部CT出现空气新月征[1,9-11]。一例支气管扩张的64岁男性:胸片和胸部CT均可见左上肺空气新月征(箭头)[11]综上所述,胸片和胸部CT中的空气新月征并非侵袭性肺曲霉病的特异性征象,这一影像学表现亦可见于原发性肺癌或肺转移瘤、结核菌等细菌感染、肺毛霉病等其他真菌感染、寄生虫病(包虫病)、血管炎、支气管扩张、淋巴瘤样肉芽肿等多种疾病。值得重视的是,前述引起空气新月征的疾病可共存,因此空气新月征的真相可能不止一个。例如,曲霉球、空洞型肺癌或韦格纳肉芽肿常继发结核菌感染,在肺部影像学中表现为空气新月征。因此临床医生遇到空气新月征的影像学征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的鉴别诊断。排版:Rabbit责编:飞腾投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