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国内淋巴瘤、白血病诊疗水平,加强国内血液病领域交流与合作,“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工作会议暨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论坛”于年1月8-10日在美丽的沿海城市海口举办,本次会议分为主会场、淋巴瘤专场、白血病专场、药监政策专场、病理、放疗、影像专场、慢性白血病及MDS/MPN专场、免疫治疗专场及联盟青委论坛八大会场。特邀国内著名专家对白血病及淋巴瘤领域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做专题报告,并就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大会主席、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表示,我国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生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年是CSCO推动白血病、淋巴瘤全程化管理工作的重要一年,将面向基层,加强医教和患教,推动规范化治疗和全程化管理,提高我国血液病患者生存。
马军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CSCO抗白血病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年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留学,一直致力于血液系统的良恶性疾病的诊疗,特别以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享誉业内。年在国内首先建立体外多能造血祖细胞培养体系,填补国内空白。自年至今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序贯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余例,10年无病生存率8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余篇,专著40余部,获国家、省、市科技奖二十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8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5项。
不忘初衷,过去的年是“医教、患教两开花”的一年
马军教授:年新年伊始,我们遭遇了新冠疫情的反扑,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等地再次出现了新冠疫情,因此今年的形式仍然比较严峻。由于北京和东北的封闭管控,我们一年一度的白血病·淋巴瘤论坛也从以往的线下大约人的规模调整为线下和线上同步进行,线下大约人参会。尽管如此,大家线下和线上参会的热情高涨,学习气氛浓
厚。在抗肿瘤药物肝损伤和淋巴瘤进展的主题报告环节,王欣教授、朱军教授、宋玉琴教授和我都做了相关报告,线下一共有多人参会,线上参会人数超过人。
今年大会共设立了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主会场主要介绍中国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治疗进展以及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同时表彰年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和白血病分会患教、医教活动作出重要贡献的5个单位和15个平台,并颁发金奖、银奖和铜奖。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一共做了多场学术活动,其中淋巴瘤和白血病专场做了场学术活动,包括线上和线下活动,涉及患教、医教两大主要方面,这些学术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单位和平台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平台进行表彰。
群英荟萃,百花齐放,在切磋中提高,在分享中前行
马军教授:由于疫情影响,本次会议时长缩减为1天。1月9号下午设6个分会场进行分组讨论。其中,药监政策专场特别邀请了药审中心一部、二部和药学部的专家进行相关政策讲解;同时还邀请了一些民族企业和国外的企业以及国内外CRO公司进行专题讲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