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L病人3种血细胞ldquo走下坡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1-2 16:05:52   点击数:
 

  慢粒白血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常常发现血常规异常现象,尤其是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这三项,数值“急转直下”,让病人和家属都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担心是不是慢粒“加速”了!

  复查血常规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者是贫血现象时,该如何应对,是否需要立即停药,或者是其他治疗方法?

  首先,中性粒细胞低

  白细胞包含的细胞种类较多,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与机体免疫关系最大的,一旦中性粒细胞减少,病人免疫力降低,会增加炎症感染的风险,此时,病人要及时注意感冒感染的防治。

  中性粒细胞计数在0.5-1.0之间是有中度的感染风险,如果是低于0.5,就是粒细胞缺乏的表现,有重度的感染风险。

  一般建议中性粒细胞低于1.0时,就要进行停药或用药剂量调整,待其数值恢复至1.5以上时,恢复用药。(注意:药物剂量调整一定要遵医嘱,切忌自行调整)

  但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减量或停药,可采取相应支持治疗,期间复查血常规如果中性粒细胞没有持续回升,就要进行减药或停药。

  其次,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如果发现血小板减少现象,机体的凝血止血功能一定会受到影响,病人发生自发性出血或出血不止的风险增加。

  血小板低于50后,就要考虑减药或停药,如果血小板低于三十,或者是有明显出血现象,就有停药的必要性。

  但如果是处于加速急变期的慢粒病人,由于病情在加剧恶化,容易加重血象抑制的情况,促使白血病细胞发生耐药,此时减药和停药都要谨慎,并且有必要同时开展升板治疗。

  最后,贫血现象

  血常规表现为血红蛋白降低,与其他血细胞相比,贫血的危害相对较低,停药的必要性不是很高,视情况而定即可。

  但如果血红蛋白低于60,达到重度贫血现象,就有必要进行住院治疗以及输注红细胞或促红素来缓解病情。

  目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物主要是一代药伊马替尼,二代药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等,多数患者治疗期间都会出现血液学不良反应,此时,需要慢粒病人能够定期检测血常规,并且根据治疗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除了减药停药外,配合中药辨证治疗,也可帮助患者巩固疗效!

  慢粒病友会

长按识别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