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倩教授谈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患者与老年急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2-19 9:33:23   点击数:
 编译:肿瘤资讯来源:肿瘤资讯

ASH会议结束已1个月,而血液科医师的学习热情依然高涨,为更好的向大家传递血液系统疾病诊疗的最新进展,辉瑞携手中华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邀请血液学领域的顶尖教授共同打造“ASH最新进展”系列主题会议,年1月7在北京开启第一站。会议期间肿瘤医院江倩教授为血液同行介绍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的高危因素、预防与治疗以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疗与管理。

江倩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血液科副主任国际CML基金会国家代表委员会成员、亚太血液联盟临床试验网主要研究者、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联盟秘书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和《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Blood和Leukemia等国外期刊以及《中华血液学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50余篇,参编全国住院医师和研究生培训教材以及学术专著7部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急变的高危因素、预防与治疗

江倩教授:绝大部分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TKI时代通过规范诊疗可获得很好的治疗结果,生存期接近正常人,但仍有少部分患者会发生耐药,甚至疾病进展。在规范治疗情况下,TKI耐药的发生率为25%-30%,其中疾病进展为加速期和急变期也属耐药,这种病例8%-10%。患者进入进展期,特别是急变期后,无论采用何种治疗,多数结果较差,平均生存期为10个月左右,即使对患者采用更积极的治疗,如移植,效果也不甚理想。

哪些患者更易发生急变或是疾病进展呢?

1、初诊时对病情进行评估非常重要,慢性期中的高危患者和加速期患者治疗失败比例相对高,是独立的影响因素;

2、初诊时具有不良细胞遗传学核型的患者也是容易发生耐药的高危人群,尽管这还不是独立影响因素,但某些种类的异常核型(如主要途径的Ph染色体附加异常)需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