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6-19日,由浙江大学、国家自然基金委联合主办的第19届亚太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会议(19thAPBMT)在杭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参加了本届为期3天的会议,其中境外代表近名。大会邀请了来自欧洲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EBMT)、美国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ASBMT)、国际造血干细胞移植协作组(WBMT)等组织的19位专家进行大会特邀报告,并另设六个分会场报告和一个护理专场报告,共计42个专题报告。
10月18日由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卫星会如期举行,本次移植会议大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浙江大医院骨髓移植中心主任黄河教授担任我公司卫星会主席.
医院刘霆教授主讲的“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治疗观念的转变”的专题吸引了余名专家参与。
在本次会议上刘霆教授结合国际及国内对于Ph+ALL治疗的最新进展,针对临床上最新热点和难点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刘霆教授认为,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入到Ph+ALL的治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均有了显著提高,目前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上加用TKI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同时越早加用TKI,降低化疗药物的使用,能使患者获得更高缓解并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患者预后更好。刘霆教授同时提到,二代TKI——达沙替尼能同时作用于BCR-ABL和SRC双通路,理论上对Ph+ALL可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目前的一些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个观点。报告认为虽然目前Allo-HSCT仍然是治愈Ph+ALL患者的金标准,但由于TKIs联合化疗彰显出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作用,至少在儿童患者以及配型不好的Allo-HSCT已经提出挑战。在对Ph+ALL患者的分层治疗上,刘霆教授提到可根据MRD监测结果分层,调整治疗方案,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式,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将从整体上进一步改善Ph+ALL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目前复发和耐药仍然是Ph+ALL治疗上的重要障碍,缓解后维持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多靶点治疗的合理性都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报告结束后,对Ph+ALL治疗观念是否需要转变,多名参会专家热烈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刘霆教授的发言内容新颖、深入、详实,不仅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更引起了大家对于Ph+ALL治疗的思考。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已于年率先在国内上市了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格尼可)和达沙替尼片(依尼舒),高性价比的国产TKI一定会让更多的Ph+ALL患者获益。
深圳三甲医院儿科详解系列香港大学深圳医脉动生活阵容豪华我市各大医院超强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