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蓝色生死恋》的恩熙、《血疑》的幸子去世时,多少人哭瞎了眼。也是因为这两部剧,我们知道了一个可怕的疾病—白血病。
似乎,「白血病」成为了死亡的代名词!但是,真的所有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症吗?白血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疾病?不妨随如小川一起来看看。
白血病患者的血是白色的吗?
白血病患者的血液是红色的。这个疾病名称并不是对于患者血液颜色的描述,而是指患者血液中出现了大量异常的白细胞。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人体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异常的白细胞无限制地增生,逐渐取代了正常造血,使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无法正常的生长,人体逐渐丧失了正常血细胞应有的抗感染、氧气运输、止血等的能力,并引发一些列的症状、多器官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白血病更“偏爱”儿童
和其他癌症高发群体不同,白血病的高发人群在儿童。在这里给大家看一组数据: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儿约1.6—2万人,小于10岁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为2.28/10万。年,年仅8岁的春晚小明星邓鸣贺也被这个疾病带走了生命!
这些人白血病发病率高于常人:
(1)家族中有类似疾病、近亲结婚所生子女、某些先天性疾病患者;
(2)患有某些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功能低下;
(3)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或氢化可的松)、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等)或可能导致白血病的药物(如乙双吗啉)等;
(4)接受或从事过放射线辐射、原子能、核电站等相关工作;
(5)长期接触汽油、油漆、染发剂、装修污染、化学物品、毒物等;
(6)某些患有其他血液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可能会发展为白血病。
警惕这些白血病的症状
有人说:“经常流鼻血或者流血不止”就是白血病。这样说并不严谨,流鼻血虽然是很大一部分白血病患者的首发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者都会有流鼻血这样的表现。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症状也不相同。
急性白血病:往往发病急,主要表现为感染、发热、贫血和出血(可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或皮肤瘀斑瘀点)几大症状,并且上述表现会快速加重,常伴有头晕和乏力。
慢性白血病:可以有乏力、消瘦等慢性消耗症状;部分由于脾脏增大而出现腹胀和胃口不好;或是无意间摸到身上出现一个肿大的淋巴结;也可以没有任何表现,只是在体检中发现血常规异常。
白血病也可以治愈?
白血病并非都是绝症。随着医学发展,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手段也层出不穷,获得治愈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静脉化疗、骨髓移植、靶向治疗。
急性白血病恶性程度高,病情变化快,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尽快治疗。40余年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化疗的方法治疗白血病,时至今日急性白血病的基础治疗方案仍然是静脉化疗。化疗虽然能够使疾病在短期内得到控制,但难以除根。
截止年,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万人接受了骨髓移植治疗。相比单纯化疗,接受骨髓移植后的疗效明显改善,超过半数的患者能获得治愈。
此外,更令人欣喜的是,靶向治疗逐渐进入人们视线。所谓靶向治疗就是通过基因检测找到异常的「致病基因」,仅仅杀伤它们,而不损害其他正常细胞。急性白血病中的一个类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目前已经有了成熟的靶向治疗方案。
应用该方案后,疗效获得显著提高。采用靶向治疗联合小剂量化疗的方案,目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能达到90%,大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都能正常生活。更令人骄傲的是,这个治疗方案是由我国科学家首先提出和建立的。
对于慢性白血病,疾病进展较慢,一般不需要静脉化疗。其中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目前也可以通过口服靶向药物来控制疾病的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早期治疗并不能改善长期生存,反而会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可以观察随访,直到疾病进展时再治疗。
所以,白血病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一定可以认识它,并且积极地面对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