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The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美国医学会杂志
发表时间:.11.05
作者:BrianT.Fisher/TheoklisZaoutis/ChristopherC.Dvorak
单位:医院
No.1
研究背景
接受化学疗法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儿童、青少年和青年患侵袭性真菌病(IFD)的风险很高,以念珠菌和曲霉菌为主。
侵袭性真菌病导致发病率、资源利用率的增加、化疗的延迟和治疗相关死亡率的提高。需要采取预防IFD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疗效。在随机临床试验的基础上,成人临床实践指南建议对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的AML患者进行泊沙康唑预防使用。
然而,由于缺乏相对的儿科数据和缺乏可靠的儿科泊沙康唑剂量计划,儿童抗真菌预防指南建议氟康唑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棘白菌素是预防儿童疾病的一种选择,因为它们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几乎没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对念珠菌和曲霉菌都具有抗真菌作用。
卡泊芬净已在儿童中进行了广泛研究,并被批准用于3个月大的患者的年龄,使其成为小儿患者预防真菌的理想选择。
No.2
实验假设
预防IFD卡泊芬净优于氟康唑,因为卡泊芬净对酵母菌和霉菌均具有活性,而氟康唑仅对酵母菌具有活性。
主要目的:是确定卡泊芬净与氟康唑在儿童、青少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期,预防IFD方面已证实或可能发生的有效性。
No.3
实验方法
符合资格的参与者年龄在3个月至30岁之间,新诊断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复发或继发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参与研究。
参与者随机接受卡泊芬净(n=)或氟康唑(n=)预防。研究的主要终点为侵袭性真菌病,次要终点包括侵袭性曲霉菌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和总生存率。图1
预防剂量
卡泊芬净的给药方法如下:第1天静脉注射卡泊芬净(最大剂量70mg/d),然后每天50mg/m2(最大剂量50mg/d)。
氟康唑的给药方法如下:年龄在3个月或以上至17.99岁之间的参与者每天一次12mg/kg(最大剂量mg/d)、18~30岁,每天6mg/kg(最大剂量mg/d),静注或口服。
结论表示
1、证实或可疑的IFD事件有23例(卡泊芬净组6例,氟康唑组17例),其中酵母菌7例,霉菌14例,真菌NOS2例。经证实或可能发生的IFD的5个月累积发病率,卡泊芬净组为3.1%,氟康唑组为7.2%(3.1%vs7.2%,P=0.03)。
在初步结果的二次分析中,考虑竞争风险的情况下卡泊芬净组为2.5%、氟康唑组为6.1%,二者有显著差异。
2、由霉菌引起的14例IFD事件中,有8例(57%)被证实或可能发生IA(表2)。表3显示,经证实或疑似IA的5个月累积发病率,卡泊芬净组为0.5%,氟康唑组为3.1%(0.5%vs3.1%,P=0.)。
在考虑竞争风险的情况下,卡泊芬净组经证实或可能发生IA的5个月累积发病率为0.4%、氟康唑组为2.5%。
3、组间经验抗真菌治疗率——卡泊芬净vs氟康唑(71.9%vs69.5%)以及2年生存率——卡泊芬净vs氟康唑(68.8%vs70.8%)差异不显著。
不良反应
每个化疗周期的4级或5级非血液学不良事件。卡泊芬净组例中有83例(32.8%)至少出现此类不良反应中的1例,氟康唑组例中有98例(38.4%)。
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低钾血症(22例卡泊芬净vs13氟康唑)、呼吸衰竭(6例卡泊芬净vs9氟康唑)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4例卡泊芬净vs8例氟康唑)。
总结
研究认为,在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青少年中,与氟康唑相比,使用卡泊芬净预防可显著降低青少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风险。
参考文献
[1]SungL,LangeBJ,GerbingRB,AlonzoTA,FeusnerJ.Microbiologicallydocumentedinfectionsandinfection-relatedmortalityinchildrenwithacutemyeloidleukemia.Blood.;(10):-
.doi:10./blood--05-
[2]DixD,CellotS,PriceV,etal.Associationbetweencorticosteroidsandinfection,sepsis,andinfectiousdeathinpediatricacutemyeloidleukemia(AML):resultsfromtheCanadianInfectionsinAMLResearchGroup.ClinInfectDis.
;55(12):-.doi:10./cid/cis
[3]SungL,GamisA,AlonzoTA,etal.Infectionsandassociationwithdifferentintensityofchemotherapyinchildrenwithacutemyeloidleukemia.Cancer.;(5):0-8.doi:10./cncr.
[4]AlexanderS,PoleJD,GibsonP,etal;InternationalPediatricOncologyMortalityClassificationGroup.Classificationoftreatment-relatedmortalityinchildrenwithcancer:asystematicassessment.LancetOncol.;16(16):e-e.doi:10./S-(15)-7
[5]ZaoutisTE,HeydonK,ChuJH,WalshTJ,SteinbachWJ.Epidemiology,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