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充斥着一波又一波陈旧、偏执、有瑕疵的观点,其内容可能来自几年前的旧文。但总是有人不厌其烦地重复、重复、再重复的传播。
像回声,也像祥林嫂。
比如:「自体脐血治疗白血病,经久不衰的忽悠」。其始作俑者,因利益纠纷诋毁他人而官司缠身,个人信用不知还剩几何。
就这,还有人不断「复读」他。
像上面这条留言,就是被这些回声洗脑后造成的。稍作修正,才算一个有点意义的问题:
其实是有的,包括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
年,AmmarHayani等人在Pediatrics期刊发表文章,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例使用自体脐血治疗白血病的案例。
案例中这位患者是一个女孩,文献中称为EM。
小女孩3岁时被发现患上了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经化疗后,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在确诊后的第10个月,她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
接下来又是新的一轮放疗、化疗。
这一次,医生决定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使用EM出生时储存的自体脐血。由于EM的脐血可能存在遗传风险,医生检测了脐血,没有发现异常。
保存的脐血总体积为85mL,作为全血冷冻保存。脐带血解冻时,有核细胞数量为×个,CD34细胞数量为2.59×个(1.4×/kg),脐血中有核细胞和CD34细胞的回收率为92%。
经过自体脐血移植治疗,EM的病情得到控制。到文章发表时,6岁的EM情况良好,仍然处于完全缓解状态。
当然,这也并不是孤例。
笔者查阅了国外部分脐血库的公开数据,发现CordBloodRegistry和Viacord这两家脐血库还各有一个案例。
Viacord:年,一位2岁大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了自体脐血。
CBR:年,一位2岁大的女孩因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医院使用了自体脐血。
当然,一个白血病孩子能不能用自己的脐血治疗,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存了脐血②医院具备相关能力③医生有相关经验④医生选择脐血移植方案⑤排除疾病的遗传因素白血病治疗不是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脐带血,但多准备这么一个选项,终究是多一个机会。
此外还有一个误区:大众习惯把对应于公共库的家庭库称为「自体库」,实际上这个表述不准确。
比如,同样是CBR和Viacord,我们把治疗白血病的筛选条件放宽到亲属,结果如下:
CBR被使用的份家庭库脐血中,有41份用于患白血病的孩子亲属;在Viacord被使用的份家庭库脐血中,这个数字是54。
在国内,相关新闻也是经常看到。
关键词:脐带血爸爸
关键词:脐带血救妈妈
关键词:脐带血弟弟
关键词:脐带血妹妹
可见,捐献的脐带血是社会的财富,自存的脐带血是家庭的财富。
此外,我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