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王建祥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白血病中心主任
血液学学会主任委员
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实验血液学学会副主任委员
曾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主编
主要从事白血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在PNAS、Blood、Leukemia、CancerRe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
Q1
中国白血病的发病率很高吗?
是不是小孩最容易得病?
王教授:白血病在中国每年发病率约5.17每10万人,是我国死亡率排名前十的恶性肿瘤,除了在1~4岁年龄组高发外,另一个发病高峰是80~84岁组。一般在儿童中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老人则常见急性髓系白血病。
Q2
白血病的诱因是什么?
王教授: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受累细胞(白血病细胞)出现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导致白血病细胞大量蓄积于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从而抑制了骨髓得正常造血功能,并浸润淋巴结、肝、脾等组织器官。
遗憾的是,目前医学尚不能准确的解释所有白血病的诱因,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有可能是致病原因之一。
Q3
刚刚确诊白血病很恐慌,
影视剧里都说它是绝症,我还有多少时间?
王教授:白血病分为慢性和急性两大类,总体来说慢性白血病病情相对缓慢,自然病程可达数年,例如慢性髓性白血病;而急性白血病病情发展迅速,可能在几个月内病情就会进展,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患者确诊后应当先明确自己的白血病类型,如果是慢性白血病大可不必过于恐慌,目前的治疗可以让患者长期正常生活;如果是急性也不用绝望,应当在充分了解病情后积极配合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Q4
我母亲因为贫血和头晕乏力去做了检查,
没想到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AML还有哪些症状?
王教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两类:
一类是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最常见的是贫血、发热和出血(主要是皮肤和黏膜出血)。
另一类是白血病增殖浸润的表现,比如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特定类型的AML患者还会发生“脑白”(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甚至呕吐、昏迷等症状。
Q5
目前AML的治疗手段有哪些?疗效如何?
王教授:对于新诊断AML患者的标准治疗,通常将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案。例如60岁以下的患者通常可以进行强化诱导化疗(IC),并根据是否得到缓解和预后分层,再采取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比如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等。总体来说,70%左右的初治患者在接受强化诱导化疗后可以达到完全缓解,40%左右在此后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实现了治愈。
然而许多AML老年患者对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不佳,为治疗带来了极大阻碍。以美国为例,大约60%的65岁以上新诊断AML患者未进行抗肿瘤治疗,即使可以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疗效也并不理想。60岁以上老年人的治愈率仅为5%-15%。
Q6
身边很多病友都复发了,
AML复发后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王教授:大部分AML患者最终会对治疗产生耐药或复发,发展为复发或难治性(R/R)AML,这类患者后续临床治疗难度极大,国际上目前也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也为AML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挑战。目前已知在AML患者中,约有6%-10%因存在IDH1基因突变,造成正常的血液造血干细胞分化受阻,从而引发疾病,而精准靶向治疗或将为这类患者带来获益。
目前国内尚无此类药物上市,但在美国已有一款强效、高选择性的IDH1抑制剂ivosidenib(TIBSOVO?)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经检测携带IDH1突变的AML成人患者。目前获批的适应证包括复发性或难治性AML成人患者,以及年龄≥75岁或因合并症无法使用强化诱导化疗的新诊断AML成人患者。
Q7
Ivosidenib的疗效数据怎么样?
王教授:对于AML治疗而言,完全缓解(CR)是其重要的疗效评判指标。因为CR意味着患者的白血病细胞数量已经大幅减少,且血象已经恢复正常水平。另外缓解持续时间(DoR)也是重要的疗效指标,它将提示疗效是否稳定、持久。
根据目前的临床数据结果,ivosidenib单药在复发或难治性以及新诊断的AML患者中都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疗效:完全缓解加上部分血液学改善的完全缓解的(CR+CRh)患者比例分别达到了32%和42%,并且CR+CRh患者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在复发难治的患者中达到了8.2个月,而在新诊断患者中位随访23.5个月时仍未达到。另外,ivosidenib单药在这两类患者中都大幅减少了患者对于输血的依赖。
值得注意的是,ivosidenib单药试验当中治疗的相当一部分为年龄大、病情难治复杂、预后较差的AML患者,能够取得这样的整体疗效数据非常令人欣喜。同时。在安全性和耐受性上,ivosidenib也有良好的表现。
此外,另一项“ivosidenib联用阿扎胞苷治疗方案”也已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IDH1突变的年龄≥75岁,或因其它合并症无法使用强诱导化疗的新诊断成人AML患者。这意味着,对于现有治疗疗效不佳或不耐受,且缺乏后续治疗方案的IDH1突变AML患者,ivosidenib将有可能为他们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Q8
国内患者有机会用上ivosidenib吗?
王教授:尽管尚未在国内上市,ivosidenib已经在中国开展了两项关键性研究,包括:
一项全球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AGILE:ivosidenib联合阿扎胞苷对照安慰剂联合阿扎胞苷治疗不适合强化化疗的新诊断IDH1突变AML患者。
一项桥接注册性I期试验:ivosidenib单药用于治疗携带IDH1基因突变的复发或难治性急性AML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外诊疗指南一致建议所有AML患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首选参加临床研究,有可能获得临床获益。
如果你也有关于肿瘤或癌症治疗的困惑或疑问
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
小编将为大家收集专家大咖们的权威解答
简单2步,获取临床试验信息
第1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