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动态医院优势,迎难而上诊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0-9-18 14:35:27   点击数: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89.html

凌晨1点入院、凌晨2点半手术,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术后20天顺利出院!恶性发病、求医无果的他如何在二院转危为安…………

患者,男,53岁,于年2月至4月以急性髓系白血病在外院住院治疗。患者在准备第二次化疗前,突然出现腹痛伴寒战、高热,医院进行禁食、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症状不见好转且出现病情恶化,心率上升至次/分,同时血压开始下降,已有感染性休克的前期表现,医院紧急请外院外科专家会诊,建议查腹部CT等相关检查,因患者医院不具备相关检查条件及诊治经验,故建医院进一步诊治。

患者进行急诊腹部CT扫描后,结果显示:考虑有消化道穿孔伴有弥漫性腹膜炎,建议患者立即手术。医院均被告知无法收治!

而此时,时间已接近午夜,距患者发病已过去15小时!患者家属经多方努力联系上我院当晚的行政总值班郭战军主任,郭主任马上联系我院胃肠外科沈洪主任,并将患者此时的病情做了简要介绍,患者病情危重,需做好救治准备。沈洪主任随即指示当晚负责普外科值班的宋国栋副主任医师及王力主治医师做好收治准备。

与此同时患者也由外院急诊迅速转往我院胃肠外科。

凌晨1点入科后,宋国栋副主任医师迅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评估,患者意识淡漠,心率次/分,血压92/65mmHg,体温39.2℃,自发病以来无尿,腹式呼吸明显减弱,全腹弥漫压痛,并呈“板样强直”,肠鸣音消失。结合外院既有的各项检查和诊断,初步诊断为消化道穿孔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失代偿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由于患者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M4),且近期刚完成首疗程化疗,目前还存在全身免疫功能低下、低蛋白血症、中度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合并症,同时消化道穿孔的具体位置及穿孔的原因和性质不明确,手术的不确定性很大,手术风险极高,随时有生命危险。

沈洪主任与宋国栋副主任医师短暂讨论分析病情后,决定为患者急诊进行剖腹探查术,并马上通知手术室做好术前麻醉的各项准备。王力主治医师争分夺秒用最短的时间将患者此时的病情、初步诊断、手术方案、治疗措施及预后向患者家属做了解释说明和知情告知,并获得了患者家属对手术的理解和认同。

图:腹部CT可见腹腔大量积液和游离气体

        68.2,96..4,96..4,.39.1,.39.1,..9,..9,.3  ">

凌晨2点半,患者进入手术室,此时距离患者发病已经过去18小时!早已等候在术间的麻醉值班医生张彩霞,随即开始实施麻醉。术中发现,腹腔内大量棕黄色脓性积液(总量约ml),腹内脏器呈弥漫性水肿,大网膜与胃窦、十二指肠球、胆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等组织粘连呈一团,致使局部解剖关系难以辨别,吸净腹腔脓液后,仔细解剖游离上腹部粘连组织器官,发现穿孔位置并不在常见的胃窦或十二指肠球部,而是位于横结肠肝曲,穿孔直径达2.0cm,可见结肠内粪便外溢,穿孔周围肠壁组织弹性差、组织较脆。

由于患者术中探查情况比较复杂且罕见,沈洪主任与宋国栋副主任医师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因素及局部病变特点后决定为该患者实施“右半结肠切除+末端回肠造瘘术”,由于患者刚刚经历一次大剂量化疗,腹腔内脏器明显充血水肿,组织纤弱,易造成副损伤和手术创面的渗血,操作须要格外的轻柔和仔细,严防医源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最终,在手术医生、麻醉师及器械、巡回护士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历时3个多小时将手术圆满完成。

图:切除的右半结肠标本,可见表面大量脓苔

手术虽然成功,但患者的术后恢复性治疗和手术同等重要。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术后转往ICU病房继续治疗。我院ICU病房刘健主任及其团队随即对该患者展开全面的病情评估,积极制定术后一系列治疗方案,先后克服患者重症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贫血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种种困难,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及指标逐步恢复,并于术后1周转回胃肠外科。

转回胃肠外科后,沈洪主任与诊疗团队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将该患者的治疗重点放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全身营养支持及感染控制上,同时在我院血液科和感染科等相关科室协助诊疗下,加上患者积极配合各种针对性的治疗,后期恢复非常顺利。于术后20天顺利出院!患者及家属对我科及我院的治疗给与充分肯定。

来源丨胃肠外科

编辑丨党政办公室

投稿邮箱丨x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