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细节预防小儿白血病
孩子健康成长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但是,一些疾病却无情地威逼着孩子的生命,小儿白血病就是其中之一。白血病是小儿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它不但影响骨髓及全部造血系统,乃至会腐蚀身体其他器官。据统计,小儿白血病发病率近10年来不断上升,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值得家长重视。专家提示,应从生活细节预防小儿白血病。
1
小儿急性白血病
治愈率达70%
在医学上,根据白细胞发育成熟的程度辨别,可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慢性两种。其中,根据白血病细胞的类型,急性白血病又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淋)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非淋)。
在小儿白血病中,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为多发,占到80%左右。至于小儿所患的慢性白血病,一般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两种。成人型的病发年龄一般于5岁以上,3岁以下儿童较少见,岁较为多见。幼年型的病发年龄多为1—2岁,一般少于4岁,男孩子的发病率高于女孩。
目前,对小儿急性白血病的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为血象、骨髓象和糖皮质激素受体测定等。“对急性白血病患儿,尽早医治效果非常好,治愈率高达70%,而且一般化疗配合药物医治便可见效。不过一旦复发,化疗的作用就不太好了,只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小儿急性白血病可分为标危、中危、高危3种危险程度。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标危型和中危型,总疗程为2年,而高危型初期用更强化疗,在完全减缓后尽可能作造血干细胞移植。
2
小儿白血病有四大主要症状
家长最关心的是,小儿白血病究竟有些什么样的症状,该如何辨认呢?李长钢指出,小儿白血病主要有以下4种症状:
第一,贫血。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阻挠了红细胞的正常生长,贫血常为首发症状。以后情况渐渐加重,其表现为衰弱无力、苍白、活动后气促、心动过速等。
第二,发热。这是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所致使的,一般为低到中度烧,通常不伴随寒战。但是,如出现延续中度烧(38摄氏度),就可能是由于感染而至。
第三,四肢骨骼及关节疼痛。部份病儿会出现骨、关节痛,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破坏骨皮质和骨膜而至。主要以隐痛和胀痛为主,多发生在胸骨和4肢骨。要注意的是,由于关节痛时隐时现,加上年幼的儿童由于不晓得明确表达身体上的不适,家长也可能误以为孩子只是出于懒散而不愿走动或活动,增加了及时发现病情的难度,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家长要提高警惕。
第四,出血。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使骨髓巨核细胞受抑制,血小板生成减少。主要以皮肤和黏膜出血多见,表现为紫癜、淤斑、鼻出血、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消化道和颅内出血常可致使死亡。
3
从生活细节入手消除致病因素
小儿白血病虽然是重症疾病,却并不是不可预防。家长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消除一些致病的因素。
第一,居家环境。家庭装修时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并最少在半年后才能让儿童入住。除此之外,保持儿童居室空气流通,避免家庭室内环境污染。
第二,很多家长习惯将、电脑等电子产品给孩子长时间使用,其实这类做法其实不可取。为避免因儿童免疫力低下造成其基因突变,引发血液类疾病,应尽可能减少与、电脑、电视等有微波的电器的接触时间,让儿童阔别微波辐射。
第三,注意食品安全。家长应选择绿色食品,切勿让儿童食用防腐剂、添加剂超标的劣质食品。另外,蔬菜水果中残余的农药、预防禽类病发的抗生素等,都可能致使儿童白血病。
第四,家长应做好儿童用药的把关。儿童若发小病必须在医生指点下用药。乱服成药可能致使严重的后果。如一些含有苯环类的抗生素的头痛感冒药,会对儿童血液产生影响。
4
白血病患儿平常护理有讲求
对小儿白血病的护理自然不能马虎。“要特别注意化疗期间的感染问题,一旦受感染,情况就十分危险。”李长钢指出。要预防感染,就该让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尽可能避免让患儿用手触摸耳朵、鼻子或揉眼睛。另外,要避免口腔感染,可每日用淡盐水、呋喃西林含漱液漱口。再者,保持大小便通畅。大便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勤更换亵服,勤擦澡。还要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出现发热的情况该如何进行护理呢?用退热药的同时,无妨也进行物理降温,有条件的可将病儿安置在有空调的室内。用温湿毛巾敷在额部、颈旁、腋下、腹股沟等处。严重者,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医院诊治。
另外,得病孩子公道的休息也很重要。病情轻或减缓期的病人可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病情重时要保证卧床休息。“情况稳定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不让患儿产生疲劳或不加重症状为度。”
饮食方面,为了补充由于机体代谢所消耗的热量,可让其多吃蔬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但需注意选择有果皮便于消毒的水果,避免进食不卫生的食品。另外,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品,让病人多喝水,避免进食油腻、冷硬等刺激性食品,也不应让其进食有刺尖硬的食品,以避免引发出血。使用激素时给低盐低钠饮食。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北京有没有准分子治疗白癜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