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堃,解放军医院,血液肿瘤科,血液病组
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但因为雾霾的成分如此复杂,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上,其内容都不一样,因此很难说雾霾本身致癌,而是其中的某些物质是致癌物质。美国环保署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雾霾以PM2.5为代表的细粒子污染,已成为我国目前城市空气污染中最重要的污染源。在PM2.5形成之前,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前体物质叫做挥发性有机物--VOCs(VotatileOrganicCompound)。这些挥发性有机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等,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其主要来源是来自于燃料燃烧和交通运输、燃煤和天然气等燃烧产物、吸烟、采暖和烹调等的烟雾,建筑和装饰材料、家具、家用电器、清洁剂和人体本身的排放等。资料显示以前北京地区大气中,VOC在PM2.5细粒子中的比重仅20-30%,但近几年上升很快,有机物已经占到PM2.5的30-40%,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由VOCs在大气中向颗粒物的转化。由于这些在雾霾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如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不足以达到使人体产生急性中毒的水平,因此,对于血液系统疾病而言,其危害通常都是一个慢性过程。我们已经知道,像苯这样的多环芳香烃类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其长期接触会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率增加近3倍;这些有机碳氢化合物也会引起诸如溶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甚至白血病等,只不过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人体接触吸入这类有害物的浓度以及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另外,雾霾中所包含的一些重金属盐如对人体毒害最大的5种重金属汞、镉、铅、砷、铬等等都会造成造血系统的损害而产生血液疾病。如慢性砷中毒可以引起溶血、贫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血病等;慢性铅、铜、汞等中毒会导致溶血、贫血、血细胞减少等。世界上最著名的汞中毒事件是发生在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水俣病”。由于重金属进入体内后不能够被直接代谢排出,需要通过机体的解毒机制如谷胱甘肽等予以螯合分解等才能够排出体外,致使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非常缓慢甚至有些重金属如铅等不能够或很难被代谢排出体外。因此,长期或/和大量的接触这些重金属就容易造成在机体内的蓄积导致人体受到伤害,发生各种疾病。
近期,中国23个城市发布重度雾霾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中国各地持续雾霾天气引起社会广泛 一、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雾霾,雾霾的天气特征。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是一种稳态大气中大量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空气普遍混浊的现象。雾和霾是以相对湿度来定义和区别的,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叫做雾,低于80%的做霾,尽管在定义上有明确的区别界定,但在实际观测和研究中却并不容易区分,所以经常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articulatematter≤2.5uminaerodynamicdiameter,PM2.5)污染。
二、雾霾的分布特点
我国的雾霾天气发生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东多西少的态势,东部地区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华北和华南;其中霾天气高频区主要集中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大城市和煤矿基地,如环北京地区、山西中南部地区、陕西和河南局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且在同一区域内,大中城市的霾天气较乡村明显偏多。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年全球平均PM2.5,浓度卫星遥感图进行分析,我国的PM2.5浓度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其中东部沿海地区PM2.5,污染尤其严重,特别是我国华北平原的PM2.5,污染为全球最高值,达到80mg/m3(--年平均值)。
雾霾天气发生时,空气中污染物特别是颗粒物浓度急剧增加。在机动车排放、地面扬尘、工业生产高度集中的地区其雾霾PM2.5颗粒物上的成分主要以Cu、zn、Mo、Pb、Br、S、Cd、As和Cl等元素更富集;而在人群活动密集的地区,雾霾PM2.5颗粒物上的一些成分主要以K、A1、Fe、Mn、Zn、Pb、As和Cu等无机元素的浓度更富集。
三、雾霾天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年初,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发表了最新的全球疾病负担评估(globalburdenofdisease,GBD)项目研究结果。从全球来看,PM2.5在所有健康危险因素中排名第8,在我国PM2.5是排名第4的健康危险因素(前3位分别是高血压、不良膳食习惯和吸烟)。医学研究已证实,PM2.5浓度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以及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有正向关系.相对于青壮年,老人、少儿等特定易感人群更易受到环境污染所引发的健康风险,特别是身体机能老化、体质较弱而经济地位比较低的老人患病概率更大。研究发现老年人、婴幼儿等特定易感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与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增高存在直接关联。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
1.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损害是极大的。
研究表明,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浓度每上升10ug/cm3,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3.4%;不仅如此,雾霾的“元凶”PM2.5具有粒径小、毒性强、停留时间长、运输距离远等特点使人体的生理结构对PM2.5几乎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因此PM2.5可以随着呼吸进入气管,甚至下行进入细支气管,深达肺泡并沉积.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产生炎性损伤、氧化损伤、致癌毒性等伤害人体。PM2.5本身具有的各种毒性成分可引起的肺组织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生化成分的改变.其与肺组织接触后刺激和作用于肺泡巨噬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诱发炎症使呼吸道局部免疫力下降和肺上皮细胞及纤维化。从而产生炎性损伤。PM2.5一方面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产生自由基,同时巨噬细胞吞噬颗粒物后释放大量的活性氧或活性氧自由基.使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另一方面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而产生活性氧,对组织细胞产生损害。随着肿瘤病因学研究的深入,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对肿瘤细胞失去调控有密切联系。PM2.5可通过免疫反应,使抑癌基因发生拷贝丢失或突变.导致抑癌基因的减少,增加人群对肺癌的易感性;此外PM2.5作为载体将有害物质带入下呼吸道,导致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的细胞因子增加,从而引起细胞周期调节失常.分裂增加,导致癌变。
2.对心血管系统
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试验表明,短期和长期暴露于PM2.5均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短期暴露于PM2.5能升高血压,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长期暴露能使人群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风险升高。目前学术界认为PM2.5可通过以下4条途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①PM2.5作用于呼吸系统,促进炎症介质的释放,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②通过炎症介质或直接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③细颗粒物中的某些成分进入血液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④PM2.5可导致血液高凝,是冠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
3.对免疫系统
大气颗粒物(PM2.5)对免疫系统有明显影响,可引起免疫器官、细胞数量及比例及细胞因子的异常。首先大气中的颗粒物质与有毒气体苯并荧葸、苯并荧、苯并芘、茈、茚并芘、苯并茈和晕苯的等物质不但直接导致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及比例异常;另外通过刺激机体免疫器官进而及导致免疫细胞的数量及比例异常;已证实大气颗粒物(PM2.5)可导致脾脏中CD4+T淋巴细胞中Treg百分率降低;CD4+T淋巴细胞中Th1/Th2比值升高;CD4+T淋巴细胞中Th17比例增高。同时可刺激与促进与哮喘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炎症因子lL-lβ、IL-8及TNF一α仪的释放,导致哮喘发作。此种情况在老年及儿童中尤为明显。
可损害肺泡单核巨噬细胞(AM)的吞噬功能。肺泡单核巨噬细胞(AM)AM为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其通过Toll样受体(TLIb)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及有害颗粒等,在维持机体的稳定避免发生气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PM2.5浓度增加可损害肺泡巨噬细胞(AM)的吞噬能力。进而导致其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下降,下气道细菌定植增加,肺部炎症免疫反应持续;同时PM2.5成分复杂,其所含的重金属物质在体内发生芬顿(Fenton)反应,作用于肺泡上皮细胞和AM,引起脂质过氧化,影响细胞膜的渗透性和流动性,造成氧化损伤,损害肺泡上皮细胞和AM的功能。
四、应对雾霾的防护方法
1.避免接触,清除雾霾颗粒。
重度污染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剧,健康人群也会普遍出现症状。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有心脑血管病、呼吸疾病以者及儿童老人。易感人群阴霾天最好减少外出活动。避免骑车及户外运动等加重呼吸道吸收的可能。在空气重度污染时,应避免开窗换气。确实需要开窗透气的话,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同时,家中以空调取暖的居民,要注意开窗透气,确保室内氧气充足。另外,出门戴N95口罩。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O.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对于户外接触了重度雾霾空气的人,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通过洗脸、漱口、清理鼻腔等方法非常有效。值得注意的是,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家长在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2.适量补充维生素D
重度雾霾天,由于外出活动减少,加之雾霾天致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合成减少,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儿童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特别是对儿童,对于改善呼吸道疾病及症状有一定作用。可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等。
3.清淡饮食,多喝水
食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品有可能降低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危害,但尚需要更多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多喝清肺润肺的茶,如罗汉果茶。罗汉果茶可以防治雾天吸入污浊空气引起的咽部瘙痒,有润肺的良好功效。尤其是午后喝效果更好。因为清晨的雾气最浓,中午差不多就散去,人在上午吸入的灰尘杂质比较多,午后喝就能及时清肺。雪梨炖百合润肺抗病毒、牛肉炖萝卜增强免疫力。
4.中医中药
雾霾是因环境污染而出现的致病因子,归属中医湿邪范畴。中医强调雾霾病的防治从扶正、避邪、论治三方面进行。预防措施主要包含两方面:(1)提高正气,增强人体对雾霾的抵抗能力;(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重视对雾霾的自我防护。中医药方可解燃眉之急。中医润肺化痰、清肺解毒类中药,在调理人体内部环境,提高肺部的自净功能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祖国医学博大精深,留给我们无尽的宝藏,许多方剂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治好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