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版WHO淋巴瘤分类是在年第4版分类基础上,综合近8年来发表的对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以及临床专家的建议,对部分淋巴瘤类型的定义、诊断标准及命名进行修订,并提出一些新的暂定类型,使之既有助于鉴别诊断已明确定义的淋巴瘤类型,也便于识别一些少见类型,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和资料积累。
最近该著作的主编发表有关淋巴瘤分类主要修订部分的说明和介绍,本文结合这些资料以及自身的理解和实践体会,对淋巴瘤病理诊断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和介绍,旨在能与各位同道探讨交流。新修订版淋巴瘤分类详见表1。
表1
一、成熟B细胞淋巴瘤
1、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
主要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Burkitt淋巴瘤(BL)和介于两者之间不能分类的灰区淋巴瘤等,也有学者将其统称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HGBL)。但在年修订版中HGBL特指介于DLBCL和BL之间的淋巴瘤,为避免混乱,使用时应注意区别。
1.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
近几年针对预后差的ABC/non-GCB亚型的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多新进展,未来的治疗需要明确区分GCB和ABC亚型,因此年修订版将GCB和ABC两个分子亚型作为正式类型列出。由于基因表达谱(GEP)技术难以常规应用,以Hans分型法为代表的免疫表型分型目前仍是可接受的,但因其在可靠性、稳定性以及精确性等方面的不足,不久可能会被一些新技术(如NanoString等)所取代。
由于针对CD30的抗体靶向药物的开发,在DLBCL,NOS亚型诊断中CD30也列为常规检测项目。新一代测序(NGS)研究发现一些共同或单独存在于GCB和ABC亚型的基因突变位点,虽然目前对其临床意义尚未完全了解,但将来某些突变很可能成为指导治疗的靶标,值得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