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CN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6-5 19:09:20   点击数:
 

整理:月下荷花

来源:肿瘤资讯

《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不仅是美国肿瘤领域临床决策的标准,也已成为全球肿瘤临床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指南,在中国也得到了广大肿瘤医生的认可与青睐。目前肿瘤资讯针对NCCN指南更新进行编译和解读,希望给广大读者带来最新的指南更新。

1.对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应当进行增强CT/MRI检查,以明确有无脑膜白血病、绿色瘤和中枢神经系统(CNS)出血,因为针对CNS的治疗会产生神经毒性,因此应仔细慎重检查,充分评估。

2.15-39岁Ph-ALLAYA患者的诱导化疗方案在儿童ALL多药化疗方案基础上加入了其它多药化疗方案(HyperCVAD±利妥昔单抗),但以儿童ALL多药化疗方案为优选。HyperCVAD±利妥昔单抗方案使得Ph-ALL(15-39岁)患者的治疗多了新的选择。

3.15-39岁Ph+ALLAYA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在原有COGAALL-方案、TKIs+HyperCVAD以及TKIs+多药方案化疗的基础上新加入了EsPhALL方案:伊马替尼+BFM方案,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4.对所有ALL患者,都应早期评估寻找供者,尤其是Ph-ALL患者,诱导治疗后虽然获得CR,但具有风险因素如MRD+、高WBC和B-ALL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时,巩固治疗要积极考虑造血干细胞移植(HCT),而不是在有合适供者时才考虑。强调了HCT的重要作用。

5.第1年随访时如果能进行睾丸检查,在随访时要进行睾丸检查,该处具有血-组织屏障,容易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进行骨髓检查时强调应同时进行流式细胞学检查,其它检查包括FISH、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检查,突出了骨髓细胞流式细胞学检查的重要性,它是微小残留病变的主要检查手段这一。

6.门冬酰胺酶是ALL治疗的常用药物,该药物共有三种剂型,易出现过敏反应。当出现3-4级过敏反应时应当永久停用造成该反应的门冬酰胺酶;出现1或2级过敏反应(如皮疹、荨蔴疹、红班、体温≥38℃),但没有支气管痉挛、低血压、水肿或需要注射药物干预,可继续引起上述反应的门冬酰胺酶,但要加入抗过敏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苯海拉明和对乙酰氨基酚。

7.复发/难治Ph+ALL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去除了博舒替尼;新加入了伊马替尼,并与达沙替尼和帕纳替尼同样列为优选治疗,伊马替尼再领风骚,推荐优选方案使得医师在治疗选择时更有依据;对TKIs耐药时可考虑使用复发/难治Ph-ALL患者的治疗方案,复发/难治Ph+ALL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Blinatumomab抗体作为B-ALL的优选治疗,含氯法拉滨的方案适用于B-ALL患者,使得医师在患者选择和治疗选择时更精准、更有依据。

8.治疗反应评估中血与骨髓治疗反应标准中CRi的定义经调整后更加准确:除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外,所有指标都满足CR的标准,称为CRi。

9.纵膈疾病治疗反应评估标准--强调了PET扫描对基线评估和治疗评估的重要性

(1)新版指南中加入应行胸部增强CT和PET扫描用于基线评估和治疗反应评估,尤其是T-ALL。

(2)旧版指南中认为经CT确认增大的纵膈完全缓解即为CR,在新版指南中则强调如果患者既往PET扫描纵膈为阳性,治疗后尽管纵膈内仍残留肿块,但如果PET扫描为阴性,也认为是CR。

(3)去除CRu(未证实的CR)这一概念。

(4)PR、PD和复发分别指肿物最大垂直直径之和减少>50%、增加>25%和获得CR后纵膈再次增大,而且对于既往PET扫描阳性者还需治疗后PET扫描显示任一既往受累部位仍为阳性。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肿瘤资讯”。

下载APP

海量资讯等着你!

在专业平台说观点?首选肿瘤资讯

投稿信箱:oncology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