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中的早期骨髓评估是否有

文章来源:急性白血病   发布时间:2021-5-27 17:09:15   点击数:
 

传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诱导缓解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常对患者进行早期骨髓评估,从而来判断化疗敏感性,估计预后以及调整治疗方案。

近期,迈阿密大学医学院血液与肿瘤学科的Zuluaga教授等质疑了这一骨髓评估的有效性,并且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疗程中期(第14天)的骨髓评估发现原始细胞>5%并不意味着化疗失败,再诱导治疗也并不能使患者获益,文章发表在AmericanJournalofHematology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了名正在进行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7+3」方案诱导治疗的新诊断AML患者,分别对他们诊断时、疗程中期(第14天)以及恢复期(第21~42天)的骨髓进行评估。第14天时,根据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分为最佳反应组(OR,原始细胞≤5%)及反应不佳组(SOR,原始细胞>5%)。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医生意愿将SOR组患者分为进行二次诱导组(DI)及不进行二次诱导组(SI)。研究比较恢复期OR组与SOR组完全缓解率及DI组与SI组完全缓解率。

研究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名患者中,99人(87.6%)在恢复期获得了完全缓解。第14天时,90名患者(79.6%)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5%,其中87人(96.7%)在恢复期获得完全缓解。另外23名患者(20.4%)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5%,其中11人(47.8%)接受了二次诱导,12人(52.2%)仅观察,不接受二次诱导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完全缓解率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58.3%与45.5%。

该结果表明,第14天骨髓评估显示原始细胞比例≤5%的患者在恢复期达到完全缓解比例确实远高于SOR组。值得注意的是,SOR组仍有近半数患者在恢复期达到完全缓解。因此用第14天骨髓评估结果来估计预后意义不大。并且由于二次诱导治疗并不能增加患者完全缓解可能性,故该骨髓评估结果用来指导治疗的意义也不大。

然而第14天骨髓评估并非全无意义。Zuluaga教授指出,临床医生需要对该骨髓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分析,综合考虑患者其他高危因素,如细胞遗传学异常、外周血原始细胞清除率等,来判断患者预后以及确定患者是否将从再诱导治疗中获益。

最后,Zuluaga教授提出,对于AML患者而言,疗程中期骨髓评估是否有意义还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推荐阅读:

2年生存率80.8%:联合化疗+全脑放疗治疗原发性神经系统淋巴瘤

病例学习:躁狂症患者的溶血性贫血

如何治疗有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病史的患者?

编辑|黄蓓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