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5日,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爆朋友圈。
文中的主人公“笑笑”就是一名不幸罹患白血病的5岁女孩。
不管事件结果如何,我们都不禁为一个无辜女孩的不幸而感到唏嘘。
据年10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给出的数据显示:
中国儿童白血病(15岁以下)发病率约为4-5人/10万人;如扩大至18岁以下,每年新发患儿1.5万人左右。
但实际上,白血病并非“儿童”专属。
我国主要有“四大类”白血病类型,发病群体也不同: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白血病),占儿童白血病的70%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白血病)以成人居多,40岁以上青壮年是发病高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白血病)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小儿发病率仅占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白血病)是典型的老年病,一般均在50岁以上
这四大类白血病中,发病人数最多的反而是成人的“急粒白血病”,其次才是儿童的“急淋白血病”。
在儿童重疾中,恶性肿瘤很常见,其中“白血病”就能占到1/3左右。
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儿童高发的重疾原来是这14种!》这篇文章了解更多。
今儿我们就来细细的扒一扒“白血病”的前世今生。
为什么叫白血病?白血病最早是由一位法国医生于年报道的。
当时他描述的是一位63岁的花匠,临床表现为发烧、疲乏无力、尿结石和肝脾肿大。
年一位名叫鲁道夫·魏尔啸的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首次用“白血病”(leukemia)这个词来称呼这种病,意为“白色的血液之病”。
血病患者的血液经过离心沉淀后,可以发现管底部有白色沉淀物。
甚至有的患者血液不经沉淀,颜色也显得发白,这是由于本身颜色就“白”的异常白细胞增多导致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者都会有白细胞增高情况,因此“白血病”只是一个约定俗称。
什么是白血病?首先要肯定的是,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
很多人以为只有长了瘤子才叫“肿瘤”,其实并不是。
只要正常细胞中出现了“癌变”的细胞,这就属于“肿瘤”的一种。
只不过还需要通过病理检测来确定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
“白血病”就是因为在正常的血液细胞中出现了“变异”后的“坏细胞”。
导致病人无法制造出能正常工作的“好细胞”,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图片来源于“腾讯医典”)
正常来说,人体有三种血液细胞:
白细胞抵抗疾病
红细胞输送氧气
血小板有助于凝血
它们每天都从人体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大量产生。
一旦发生变异,得了白血病,那么整个过程都会变得混乱无序。
而血液是生命之本,串联着人体的各个重要器官。
血液出现问题,对整个人体都将是极其致命的。
白血病是怎么引起的?白血病并不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它与后天的环境因素、健康变化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常见的诱发原因有5种:
1.化学因素
苯,这种化学物质对导致白血病的诱因已得到确认。比如新装修的家具中就可能释放苯。
氯乙烯,长期接触这类化学物质的人患白血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10-11倍。
铅,长期接触含铅量高物质的人群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倍。
另外,包括化疗其它恶性肿瘤时所用的药物,也会导致继发性白血病。
比如治疗淋巴癌、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等也容易继发白血病。
还要辟个谣:
甲醛,注意,年CheckowayH的研究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与甲醛的积累暴露无关。
但是前面提到的“苯”,才是装修中也容易产生的一种污染物。
2.辐射因素
有证据显示,电离辐射、核辐射等都有导致白血病的作用。
年日本广岛和长崎两颗原子弹爆炸中的幸存者罹患白血病的人数是正常人的数十倍。
还比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放疗”后继发白血病的几率是一般人群的十几倍。
包括长期从事放射诊断和治疗的医务人员的白血病发病率也高于常人。
3.生活因素
吸烟虽然与直接致病白血病关系不大,但研究表明,吸烟可增加急粒白血病的发生。
妊娠期饮酒也可能增加婴幼儿出生后急粒白血病的发病率。
4.病毒因素
有两种比较少见的白血病与病毒相关:
人类嗜T细胞病毒Ⅰ型是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致病因素
EB病毒被认为和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发病有关
5.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中,罹患过白血病的人,其下一代患急性白血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
另外就是,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白血病早期有哪些症状?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早期症状表现的不一,且容易被忽视。
1.发热
这是急性白血病都会出现的早期症状。
但多数反应出现的部位是不同的,比如扁桃体发炎、肛周炎、肺炎等。
有可能不易发觉,而被当做普通炎症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出血
急性白血病发病迅速,血小板数量骤降,凝血功能减弱。
比如鼻腔流血不易止住、牙龈经常出血、皮肤上出现血点等都是要